笔趣阁

一叶书库>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 第142章(第2页)

第142章(第2页)

“罐罐,按照你当初所定,上次送去最后一波兽皮子后猎户队主摘黑耳榛蘑天麻野参。黑耳多是从茂溪村姜河村几个村子收来的,总共六百袋;眼下这时节的榛蘑只算作伏蘑,单株,要少些,只采摘了四百袋,要等天气再凉些,榛蘑连片生长,那时候又叫做墩蘑,到时候我想着扩建猎户队,想来最少也能得七八百袋。”

李三郎又打开一麻布袋子,苦笑道:“这便是天麻了,这玩意难得,兄弟们在山里待了许久也只寻了二百来袋。”

魏渝伸手摸了个天麻来瞧,眼下虽然只是天麻干,但也可见其黄白颜色,肥厚饱满。

“都是好货。”

他将天麻干放回袋子,拍拍手道:“榛蘑天麻生于深山湿地,野兽聚集,虽说榛蘑天麻共生,可也不是所有榛蘑附近都有天麻寄生,你们能寻到这两百来袋天麻算是厉害了。”

又道:“这两天就把扩充猎户队的事情定下来。”

魏渝翻了几个袋子,好奇道:“怎么没见着野山参?”

李三郎叹一口气,领着他们出来,指着一块晾晒地道:“在山上待了小半个月也只寻到这十来株。”

魏渝是识得人参的,打眼一看就看出这些都是“巴掌参”也就是才生出来一年的小参疙瘩。

旁边除了榛蘑黑耳和天麻,猎户队还在郎中叔的教导下采摘十来袋龙胆草和五味子等草药,这两种草药与天麻搭配在一处,正是那富贵人家最喜爱保养身体的上等药材。

几个人往外走,魏承问道:“今年山里的参这么不好寻?”

李三郎犯愁道:“年年都不好寻,今年更不好寻,只因着咱们猎户队引来不少人眼馋,山上大半皮子蘑菇大都入了咱家口袋,那些人忌惮咱们猎户队的小子会功夫都不敢找茬,可我听我大舅哥说丰苗村也有几个老猎户抱团取暖,容易出参的地方都被他们摸遍了!”

“三郎哥,你也别愁,山参天生地养,咱们能挖,旁人也能挖,没什么好忧虑的。”

“哪里能不愁呢。”

李三郎看他一眼:“我听我爹说你打算养山参,庄子都拾掇好了,就等着我们带回来人参种子,可,可你说,哎……”

魏渝拍拍李三郎肩膀,笑道:“三郎哥,养参怎么说也得三四年,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再说你也知道我哥哥如今有孝在身,府学是不能去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在家中多待一月,等到扩充完猎户队,我亲自带你们上山请山参。”

说着他将腰间的两个钱袋子递给李三郎:“深色的钱袋子是三郎哥的,浅色的钱袋子是兄弟们的,这银两就由着三郎哥分给兄弟吧。”

李三郎接过一掂,惊道:“罐罐,这,这怎么这么多!”

“我将所有的皮子都卖了出去。”

魏渝笑道:“这都快入秋了,再过几月就是年,我想着让兄弟们今年都能过一个富裕新年。”

小梁娃李猛等人收到银子都乐坏了:“银子!这么多银子!”

“李师父,您确定没发错?这,这些银子都是我一个人的?”

李三郎揪着他耳朵:“疼不疼?是梦吗?”

刘寨捧着白花花的银子,眼睛都直了,连不迭地点头:“疼疼疼,不是梦,不是梦!”

见着兄弟们都这么高兴,魏渝大手一挥:“一会儿将山货都运到我家羊庄,咱们今晚吃羊肉!管饱管够!”

李猛吆喝一声:“魏小掌柜大气!”

魏家要买地和扩充猎户队的事传了出去,这两日魏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大都是村里年富力强的小伙子来应招做猎户。

魏家小院里,石桌上摆了许多账本和契书。

魏承翻着十来张契书:“镖局又来六个人?”

“都是被小梁娃和李猛勾搭来的。”

魏渝摇头笑笑:“我想着我师父这两日也该来找我了。”

“你撬了他那么多预备镖师,他能不来找你?”魏承失笑,“不过镖局的汉子体格健壮,还有功夫在身,倒也给咱们省了不少事,村里汉子招了几个?”

魏渝道:“村里人我是让三郎哥来选,他说总共选了四个,都是认干下力,家贫本分的老实人。”

忽然他手一顿,最后一张契书上有一人的名字有些熟悉:“这个唐小东是不是?”

魏承接过契书,点头道:“这人是幼时与我们交往那个小东。”

他又翻了翻契书,却没见着大东的名字。

魏渝猜测道:“我好像听三郎哥说过一嘴,大东如今在镇上做货郎,想来是买卖不错所以就没做猎户。”

“我看不像。”

魏承分析道:“三郎哥选的这几个村小子都是家贫务实之人,大东小东也只能选一人进猎户队,大东应当是想着让弟弟学个本事傍身。”

“这事既然交给三郎做,那咱们就莫要多问了。”

魏渝又伸一个懒腰:“对了,田地的事应该是有眉目了,到时粮庄还要雇人种田,我想着就不买恁多死契伙计,多雇村里人种地,也省得有些人憋坏心眼。”

说到粮庄,魏承有些好奇:“小水坡的地为何要做粮庄?先前没来得及问你,但我也知道凡事你总是有道理的。”

“民以食为天,无论何种年份,人可以不吃肉但一定要吃粮。”

魏渝正色道:“我想着多囤地多囤粮,如此也算作我们兄弟的后路。”

魏承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

官场商场浮沉,谁也说不清谁哪一步走错就此失了势,但只要有粮庄傍身,不说东山再起,他们兄弟这辈子怎么也是饿不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