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衣躺在离床较远的窄小硬榻上,眸中清醒,并无睡意。
。
此时天有疏星,寂静山路只有细微的脚步声。
“杏儿。”
魏渝轻轻摸了把黑狼的耳朵:“去看看山下的义庄有无埋伏。”
黑狼轻甩尾巴,胖乎乎的灰崽忙亦步亦趋的跟上。
魏渝以手挡唇,轻声对哥哥道:“许是常喝小野参洗澡水的原因,杏儿越来越壮,灰崽好像更圆润了几分。”
魏承瞧他一眼,同样低声道:“补大了。”
魏渝忍住笑声。
怕打草惊蛇,他们只带了两头狼偷偷出行并未带上镖局的汉子。
没过一会儿,两头公狼悄无声息地跑了回来。
见着灰崽那悠闲小胖样就知道前方并无危险,如此兄弟俩便大胆从山坡下来,直奔亮着两盏灯笼的义庄。
一到义庄还应景的刮起阵阴嗖凉风,卷起几张沾染泥土的黄纸钱。
魏渝轻扣三声门环,里头传来缓慢的动静,破旧的木门打开一条缝隙,露出一张苍老的脸来:“谁?”
魏渝张了张嘴,就听兄长淡声道:“幽州官学魏承。”
老者看魏承一眼,沙哑道:“进来吧。”
义庄果然不负魏渝的想象,一进院子就停放着数十口棺材,四处漏风的堂屋中摆着数不清的牌位。
那牌位前正站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
他闻声转过头来,露出一张儒雅清俊的脸。
魏家兄弟拱手道:“赵知府。”
赵知府打量他们好一会儿,半晌才道:“颜公想必安康如常?”
“承蒙大人挂心,师父一切安好。”
“看到你的字我忽然想起当年在京城杏林诗会有幸一览颜公墨宝风采。”
赵知府负手而立,似感慨似轻笑:“颜公选中的徒儿到底不是凡人。”
他忽然转头道:“若你是邺城新上任的知府,农家子出身,一无背景家财,二无恩师提携,如何破局?”
魏承眸色清冽,并未思虑直接道:“隐忍蓄势,逐一瓦解,革新震慑。”
赵知府笑出了声:“何不激进?”
“大康四十八年内阁大学士杨硕任螺州巡抚,因着激进退田致使当地豪绅报复,最终被弹劾罢官,后妻子子嗣受其牵连死在归乡路上,落了个晚年凄惨的下场。”
魏承沉声道:“单兵突进不是良策。”
“那何不随波逐流?”
魏承默了默,只道:“大人是好官。”
赵知府冷笑两声:“你我不过说过寥寥几语,何以见得本官是好官?”
“宋子明能顺利得以入幽州府学,还不足以证明大人爱才怜才?”
邺城靠山临海,地界不如幽州宽阔,故而并无官学。
若是赵知府与幽州府丞书信往来,但凡指出宋子明一点是非,宋子明也会断了在官学的前程。
“宋子明不过是宋家最不起眼的旁支,我何故为难他一个自幼勤学的孩子?”
赵知府摇摇头,笑道:“竭石港宋家在邺城虽然并无杀伤抢掠,但这些年因着他们把持港口,扩大生意,年轻力壮的百姓多为其家族捕捞海物为生,只留着妇人和老者耕种农田,致使田税寥寥,可宋家便借此利用放债侵吞百姓不少良田,作为他们的隐田,偏偏城中粮食价高,商铺多是宋家人所有,他们还打击外来和旁姓商户,如此往复,百姓的钱财还是全都入了他们的口袋。”
“说起来也是你的农书在幽州蒙地推广印刷一事,本官也知晓打压宋家,清退隐田,让百姓复耕的时机已到。”
赵知府看着他们道:“你们放心,本官会保你们魏家的商船日后能平安进出竭石港,唯一的条件便是你们日后能带着幽州商户在邺城落脚。”
宋家能够这些年屹立不倒,不过是凭借独占竭石港,魏家商行如今生猛地闯进来,生意货物还多数与宋家重合,若他们被扶持起来,势必能给其最有力的打击。
果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魏渝和魏承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心道,他们欲用赵知府激化与竭石港的矛盾,同样地,他们也成了赵知府打击地方豪强的棋子。
不过能坐上这把交椅的人岂能是等闲之辈?
魏渝忽然道:“大人与宋家打交道多年,不知宋家如今哪一位当家?”
赵知府盯着他瞧一会儿,道:“你这小子还想搅乱这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