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兵卒皱眉怒喝:“再纠缠,真砸了你们店赔钱!”
掌柜急得直冒汗,对方却冷笑:“抢个首饰就喊冤?当初抢咱们百姓时怎么没想起这个规矩?”
说着把刀重重拍在门框上。
掌柜吓得缩到柜台后,连大气都不敢喘。
最后那帮明军拿了首饰扬长而去,最后一个还回头骂掌柜:“竟敢打劫咱们大明子民!算你走运没砍你脑袋!”
这种事时有发生,在鞑靼各处都可见到。
朱瞻培刚踏出营帐,就有人慌张跑来说:“将军,有明军抢鞑靼东西,抢资源!”
一听这话,朱瞻培气得脸都红了。"这种事多吗?”
虽然是疑问,却带着怒意。
来报信的兵卒心头一颤,忙答:“挺多。”
他偷偷瞥了眼朱瞻培脸色,果然,这问题很严重。
朱瞻培眉头紧皱,眼神凌厉,浑身透着一股杀气。
可他并未立刻阻止那些士兵。
他知道这些人可能是被贪念冲昏头脑,也是在发泄对鞑靼人的怨恨。
明军尤其是边疆的老兵,对外族一直怀恨在心。
这些年,鞑靼骑兵隔三差五闯入大明边关,轻则抢财,重则掳妻女、毒打甚至杀害百姓,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因此,明军和百姓对鞑靼人都恨得牙痒痒。
虽然如今明军占了上风,鞑靼看似被打压,但之前鞑靼也没少侵略明边疆,抢百姓财物,多年下来不知掠夺了多少。
所以,朱瞻培理解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有道理。
但是!
作为领导,他不能纵容这种事!
即便大明想在此地建城,也需要鞑靼人配合,不然新来的汉人也不知如何生存。
况且鞑靼已经归降了明军!
这事要是传出去,以后再想招降其他地方,恐怕没人会愿意投降了。
士兵见朱瞻培沉默许久,试探性开口:“将军,他们就是……”
朱瞻培听出他的意思,直接打断:“我知道了,死了人没?”
“没有的事,绝对没有。”
士兵急忙说道。
看到这话,朱瞻培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给我盯着点,别让那些家伙太嚣张了。”
士兵一听,心里一宽,赶紧应道:“是!我这就去办!”
朱瞻培没再多说,直接去找朱棣了。"瞻培?这是怎么了?”
朱棣有些疑惑地问,“刚刚才见过你,现在又跑来干嘛?”
两人刚谈完没多久,朱瞻培就匆匆赶来,看来事情不小。"刚才有人来报,说咱们的人在抢鞑靼百姓的东西。”
朱瞻培表情严肃,语气也很沉重。
听闻此言,朱棣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又是刚才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