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长年待在军营里,对打仗的事了如指掌;虽然朱瞻基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但面对更为强大的瓦剌军,大家还是更信任经验丰富的朱高煦。
此时,帐内众将无人提出异议。
朱棣目光微微下沉,瞄了瞄朱高煦,却未马上回应。
帐中气氛紧张,朱棣开口道:“那就分两路进攻瓦剌。”
他转向朱瞻基:“你带着原来的两万士兵和三万鞑靼部的兵马,作为前锋先行。”
接着对朱高煦说:“老三,你带十万明军随后接应。”
朱高煦一听,心中暗喜,连忙答应:“臣遵旨!”
看着朱高煦得意的模样,朱瞻基却表现得十分冷静,只是平静地答道:“臣领命。”
周围的将领私下议论,觉得这位将军城府颇深,难以捉摸。
处理完战事安排,朱棣派人把朱瞻基唤来。
不多时,朱瞻基掀开帐帘走进来。"皇爷爷。”
朱棣望向朱瞻基,问道:“来了。”
“皇爷爷找我,有什么事?”
朱棣开门见山:“瞻基,你觉得瞻培最近有没有什么变化?”
朱瞻基略显惊讶,没想到朱棣叫他来竟为这事。
但他很快点头:“有变化,他对政事比以前上心多了。”
“也比以前聪明了些。”
稍作思索后,他又补充道:“武艺也有提升。”
朱瞻培的变化确实很明显,无论谁都能感觉到他的转变。
早前的朱瞻培对政务几乎毫不关心,说好听点是悠然自得,说难听点就是纨绔子弟,整日无所事事,不过还算规矩,没做过坏事。
然而没多久,他突然开始关注商税,并且在商税出现问题后迅速妥善解决。
这类事情,如果是久居朝堂的老手来做,倒也合情合理。
可要知道,朱瞻培此前几乎从未涉足朝廷事务!
至于武艺,朱瞻基虽没见过朱瞻培上阵杀敌,但在演练时见过几次。
那时朱瞻培每天刻苦练习,进步自然存在,只是没想到进步如此显著。
短短五六天时间,朱瞻基便感觉朱瞻培的力量至少翻了一倍。
他心里猜测,朱瞻培可能是有意隐藏实力。
朱棣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变化太大了,我都有些不敢相信。”
朱瞻基笑着说道:“皇爷爷,这对咱们大明未必是坏事。”
朱棣听完朱瞻基的话,表情更加复杂,眼睛紧盯着朱瞻基,像是想要看透他的心思。
过了很久,朱棣嗓音沙哑地开口:“瞻基,你觉得瞻培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皇爷爷,不管他想做什么,我总觉得他对咱们大明不会有坏心,反而可能是想让它更强盛些。”
朱瞻基迎着朱棣的目光,见朱棣一声不吭地盯着自己,便试探性地说道:“或许,他是想当皇帝吧。”
朱棣忽然问道:“瞻基,你怕不怕?”
朱瞻基愣住了,竟然有些慌神。
毕竟突然冒出个强有力的对手,这对朱瞻基来说绝对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