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四位天道圣人因为在人族三教论道大典上的一败涂地而气得几欲吐血,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太过轻敌之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林琛接连出手了。
他甚至没有给那些懊悔不已的圣人弟子们留下任何喘息与重新布局的机会。
在引导少昊以三教论道的方式兵不血刃地将截教的信仰与气运,在人族之中推向巅峰的同时,林琛的本尊早已化作一位普通的云游道人,悄然离开了他那位于阳山的圣师殿。
他并未去关注那些因为信仰之争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帝都陈都,也未曾去理会那些正灰溜溜地返回各自道场的圣人弟子。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便是,寻找那三皇之后,五帝之中的……第二位人皇!
凭借着那作为穿越者的先知,以及与整个人道气运紧密相连的崆峒印的指引,林琛几乎没有耗费任何的力气,便在人族一处名为陶唐的小型部落之中,找到了那个此刻尚还年幼,却已然因为其仁爱孝顺之心,而在十里八乡之间,小有名气的……尧!
当林琛第一次见到这个未来的帝尧之时,他正背着一捆比他自己还要高大的柴火,小心翼翼地将其送至部落中一位孤寡老人的石屋之前。
他的脸上,虽然还带着孩童的稚嫩,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充满了仁爱与担当的成熟光芒。
林琛只是看了一眼,便已确定。
此子,便是他要找的人。
他没有像当初点化少昊那般,直接现身。
而是化身成一位路过此地的、学识渊博的私塾先生,在陶唐部落之中,住了下来。
他教导尧读书识字,为其讲解《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至理;他引导尧去体悟人间疾苦,去理解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
在林琛这位堪称“作弊”的圣师的亲自教导之下,尧的成长度,快得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很快便从一个普通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位充满了智慧与仁德,深受整个部落爱戴的年轻领袖。
他的贤名,也开始如同插上了翅膀般迅地传遍了整个人族疆域。
……
终于,在又过去了数百年之后,当人皇少昊,将自己的五行之德彻底地融入到人族的法度与民生之中,功德圆满之时。
又一场禅让大典,在阳山如期举行。
当尧,这位早已在人族之中声望日隆的年轻大贤,在林琛的亲自见证下,从少昊的手中接过那人皇之位的时候。
当他对着天地,昭告自己将以“孝”与“仁”治天下的宏愿,并引来天道共鸣,功德金光再次普照整个阳山之时。
那些远在昆仑山与须弥山,刚刚才从上一次的失败之中缓过神来,正准备大展拳脚,争夺下一位帝师之位的圣人与圣人弟子们彻底地……傻眼了。
“什么?!”
“第二位五帝……诞生了?!”
“是……尧?!那个陶唐部落的尧?!”
“又是他!又是林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