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细节,朱元璋并未完全明白。
“有两个原因,一是陛下您始终认为南京不适合作为都城。当年建造过中都凤阳,但因诸多缘故放弃了;之后想把开封设为都城,可开封早已破败不堪,已无古都风采,只能作罢;后来又萌生去长安建都的想法,于是让太子前去陕西考察,看是否适合立为新都。”
“今后都城不会再变动了,就定在南京吧!”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坚定表态,从此不再迁移大明都城。
话说回来,朱元璋对定都南京其实并不十分满意。
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在此建都的朝代多不完整,往往是偏安一方,而且寿命都不长。
此外,他还觉得南京作为都城稍显靠南,不利于掌控北方。
历朝历代,北方总是发生最严重的纷争。
然而此刻,自韩成之口知晓长子因过度辛劳而亡故,其中一个重要缘由竟是因为自己欲迁都陕西,命长子前往探查所致,遂决意不再有迁都之念。
“父皇,您……”
朱标深知父皇的心结所在,见父皇如今坚定表态不再迁都,本欲开口言说。
话未出口即被朱元璋打断:“标儿,此事无需多虑。往昔我们想迁都,是担忧此地风水不佳,未曾孕育长寿之国。
听韩成所述,我大明定都南京,最终延续两百七十余年,这心结也便消散了。
这意味着,偏安一方的东吴、东晋及南朝诸政权短命,并非风水使然,仅是自身无能罢了!”
韩成闻言心中微颤,但他一心盼着朱元璋父子离去,以便抽空增进与未来媳妇女的感情,因而并未插话。
“我儿去陕西,一是为了考察新都,另一事似乎与老二有关。
听你说过,老二犯了过错。
你且告诉我,老二究竟犯了何错?”
朱元璋盯着韩成问道,语气中透着森然之意。
这不是针对韩成,而是对秦王朱樉的不满。
竟让自己派遣太子前去,将他带回,并且由太子为其求情后才准其返回封地,由此可知,他所犯过错不小。
“秦王朱樉,明太祖……洪武帝次子,洪武三年受封秦王,洪武十一年五月赴西安就藩……”
“你只需说清老二所犯何错,其余不必赘述。”
怒火中烧的朱元璋打断韩成,让他直奔主题。
韩成点头说道:“秦王在封地诸多行为逾矩。
例如,屡次购入金银,致使军民困苦,甚至卖儿鬻女。
对待前来求助的三百余民众,施以暴行,当场打死老人一名,抓捕近百人……”
仅此一句,便令朱元璋脸色骤变。
自己推行纸币政策,严禁以纸币换金银,旨在促进纸币流通。
秦王之藩之际,洪武帝曾告诫:若王府建造得宜,到任后便无需再修缮。然而秦王朱樉却不顾此言,在王府内大兴土木,役使军民建造亭台池塘以自娱,又与次妃邓氏虐待宫人取乐。
洪武帝对此严厉指责其“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朱元璋听闻这些事态后,脸色愈发阴沉。
“朱樉偏宠次妃邓氏,将正妃王氏软禁于别处,每日以粗陋的器皿盛放残羹冷炙供她食用。为讨好邓氏,还派人向沿海布政司购买珠翠,致使百姓家破人亡……
更甚者,他曾命人制作皇后服饰赠予邓氏,又将自家寝室内床榻改制成五爪龙床。五爪龙乃天子专属,洪武帝知晓后,斥责秦王‘僭越无礼,罪不可赦’,并将邓氏赐死……”
“砰!”的一声巨响,朱元璋重重拍击桌案,胸中气息急促,怒火直冲脑门,几乎让他晕眩。
“荒唐!真是荒唐至极!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气愤至极,嘴唇颤抖,他实在难以置信,自己这个二儿子在就藩之后,竟做出如此多荒唐之事!
公然违背父旨,不仅滥发宝钞换购金银,还在陕西一带肆意挥霍,大兴土木,种种劳民伤财之举暂且不论。
这愚蠢透顶的东西,居然还胆敢为邓氏制作皇后服饰,私自打造五爪龙床?
他究竟想干什么?莫非真要造反不成?!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二儿子竟堕落至此,做出这么多荒唐之事。
当初他设立塞王,并赋予诸多权力,本是为了让儿子们守卫边疆,保卫大明江山。
同时通过联姻拉拢武将如邓愈等国公,控制军权,逐步将武将的军权转移到儿子手中,希望他们能协助自己使大明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