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一个户部的大臣站了出来,一脸难以置信地问:
“您的意思是,您要打到蒙古去?”
朱祁钰点点头,眼中很是确定。
对,就是要打到蒙古去!
再造疆域!
“万万不可!——皇上!”
这个户部大臣急得大喊。
面红耳赤地劝谏。
显然他极其不赞同,皇帝继续兴兵一事。
“臣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须知我大明自土木堡一战后,不只是损兵折将,甚至连国帑都已经拿不出多少了,如今的国库早已经是入不敷出。”
“如果皇上,还要再次大兴刀兵,主动深入蒙古讨伐那瓦剌人,恕臣直言犯谏,别说是什么宏图大愿了,恐怕是白白葬送了将士们的性命,连那河套都收不回来!”
“你是?”朱祁钰瞧着这个户部官员问。
“微臣户部新任右侍郎,赵吉。”
“赵大人是吧?”朱祁钰冷笑一声,“未战先怯,赏你一百庭杖,大人想必一定没有意见吧?
“啊?”
“来人,将赵大人提溜出去,打一百庭杖,死了算朕的。”
群臣震惊!
“不可皇上,这是暴虐之举!”
“皇上贵为天子,万万不可残忍无道呀。”
“还请圣上三思呀,您才初登大宝,不可这般重责大臣。”
三杨带头。
那其余的大臣们,自然不会落人于后。
特别是在大明朝上。
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只要你不是贪官。
你在朝堂多跳,多么面刺皇帝。
都不会有什么大的罪过。
甚至如果你还是御史言官的话。
那更不得了了,皇帝都不好动你。
就是因为老祖宗有规矩。
朱家的后代子孙,这些皇帝们,也不敢违背。
“您贵为天子!万万不可糊涂呀!皇上难道是要今日这皇极殿上血流成河吗?”
“皇上,还请收回成命。”
“皇上你是要学那桀纣?”
“皇上——!!!”
群臣激愤。
朱祁钰看着这群跳脚的大臣们。
心中有了一抹悲哀之感。
这才只是景泰年间,大明朝的皇权都已经这么式微了吗?
也难怪皇帝后面越发的抗衡不过官权体系了。
还真是老祖宗们开了不少“好头”!
长此以往下去,大明成为一个大号版的“两宋”,确实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笑——!”
自鼻而出,朱祁钰一声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