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平安传(隐藏+续写) > 第506章 御驾亲征(第2页)

第506章 御驾亲征(第2页)

但是仍然可以在生活上,比如王府的住所规格上享受很高的待遇。

自从建文皇帝入主楚王宫后,每逢初一十五的正朔大朝更像是走过场,绝大部分的公务都已经被内阁处理完毕,而建文皇帝更像是书上所说的垂拱而治,所有的奏章都是清一色的准奏。

但是这并不妨碍文武们享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快感。

所以也从来没有人会多事或者抱怨早朝这多此一举的设置。

张凡虽然几乎不去,但是也不反对这种凝聚人心,显示自己是正统朝廷,而非流匪的做法。

可是今天的早朝很特别,与以往不一样的是,很少早朝的湘王殿下到场了,而且从一开始就和建文皇帝两人单独地坐在大殿中。

文武百官屏息静气地立在皇恩殿的门檐两边,竖起耳朵听着大殿里湘王和皇帝的对话。

说是对话,确切地说是张凡在说,建文在听。

张凡本来就是现代人,也不讲什么君臣对奏的格调,他穿着笔挺的海军制服,腰上甚至还配着宝石短剑,坐在建文钦赐的椅子上,也不像那些被恩赐坐下的官员只坐一半屁股的虚伪表现,而是坐得很直,双手抱着宽沿铁盔放在膝盖上侃侃而谈——父皇若是普通人,用常见的话来说,就是祖籍凤阳的南京应天府人士。

您出生在应天,长大在应天,奋斗在应天,早已经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了……

两鬓斑白的建文皇帝静静地坐在大殿皇位上,略微有些仰着头,眼光好像直眺远方。

细心看会现他的眼神涣散,明显被张凡的话带到了遥远的回忆中。

父皇是南京人,儿臣自然也是。

如果不生那些事,那么儿臣现在应该还在秦淮河上某个当红勾栏女子的温柔乡中熟睡,而王府里的王妃也许正想着等父皇退了早朝后向您告上一状,让儿臣吃不了兜着走。

张凡说到这里,自嘲的一笑。

接着话题一转:想当年,太祖爷起于布衣,转战大江南北,大小恶战几十场,方驱除鞑奴,复我汉人衣冠。

从此定都南京,威名远扬,四海臣服。

而父皇您是太祖皇帝钦点的接班人,又是太祖皇帝亲手扶上的皇位。

这绝不是大逆不道无君无父的燕王可比的。

秦隋二世而亡,太祖爷为了朱明天下,杀戮太重,开国重臣几无幸免。

以至于燕王反叛后父皇无人可用……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信奉以孝治天下,晚辈谈论长辈本已不对,更何况张凡直接坦言建文丢掉了天下,朱元璋也有一份功劳。

这就有点大逆不道了。

饶是建文皇帝躲藏了二十多年,见惯了生死荣辱,定力然,也忍不住脸上抖动了一下。

但还是没有说什么……

因为他自己心里也知道,这是事实。

虽然从不想承认,但常常午夜梦回,当年的每一个决断,每一个因果,都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回放,什么决定证明是错误的,什么决定是正确的……

只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时光也从不倒流。

当儿臣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毅然弃暗投明。

张凡突然加大了音量,加快了语,以显示自己的决断看法:起兵之时,兵不过百,枪不过十,将不过寥寥数人,历经数十场血战,恶战,如今兵员十万计,将领过百,湖广江西富饶之地已入我手。

九江一役,伪朝精锐损失过半,几无再战之力。

可见我建文朝,气数仍在,人心仍在!

儿臣顺应天命,数月前已命大臣督造战船数百,不日十万大军顺流而下,一朝攻克南京!

张凡说到此处,眼神温柔而坚定地看向建文皇帝:那时,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兴许是张凡那句我们可以回家了。

兴许是埋名隐姓二十多年,从来没想过还有翻身的,还有回去南京的那一天。

梦境已经渐渐模糊的南京城,好像又鲜活了起来。

建文皇帝艰难地从回忆中走出,望向张凡,想听清楚他究竟想说什么。

儿臣恳请父皇御驾亲征,如果父皇恩准,儿臣保证,下次的十五正朔大朝,父皇和儿臣仍像现在这样在大殿上把酒言欢,不是楚王宫,而是在……。

南京的皇宫里!

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了建文皇帝,只见他全身一阵哆嗦,仿佛没想到,梦想中的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他用难以抑制地语调许诺道:“那天你就可以自称为孤了。”

告别了皇帝,张凡和一众官员来到了内阁,对着济济一堂的文武,左膀右臂说道:照计划行事!

随着命令一层层地传达,整个武昌城开始喧闹了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