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还会有诸多动作。
这时,传来声音:“殿下,铁铉求见。”
朱允熥略有疑惑,“铁铉?这名字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在哪听过。
但他定是个历史上大有作为之人。”
见此状,汤和摆摆手说:“殿下若有要务,请先行处理吧。”
朱允熥短暂思索,对汤和行礼告辞,表示改日再来。
汤和望着离去的背影感叹:“朱重八啊,你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孙子。”
尽管是通过军事手段夺得皇位,但从朱允熥身上他看到了令人欣慰之处。
“父亲,朱允熥prince乃是通过武力胁迫朝廷而登基,我们汤家是否该多留个心眼?”汤和略一思忖,轻声说道。
虽然朱允熥对汤家展现出善意,但他以方式上位的事实无法忽视,谁知道朱元璋对此事作何感想?万一朱元璋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正打算废黜朱允熥呢?这样一来,汤家若与朱允爇走得太近,岂不是会遭池鱼之殃?
汤和瞥了眼儿子汤鼎,找了个地方坐下,慢慢说道:“鼎儿,以前你总是埋怨我太过谨慎,明明是我们跟随陛下打下天下的老臣,又深得其信任,可我偏偏在最得意的时候选择了归隐。”
“父亲,我没有埋怨,只是有些困惑。。。”汤鼎带着几分歉意答道。
汤和摇手示意无妨:“疑惑很正常,毕竟你并不完全了解陛下。”
“可是…”汤鼎满脸不解地盯着父亲。
汤和温和地看着儿子:“我能知道你有几分能耐,虽说朱允熥确实是用逼宫登上的王位,但他并不鲁莽。
相比陛下来说,他还年轻且更为自信。”
“父亲,假如陛下。。。”汤鼎满是担忧地问到一半便停下了话。
汤和淡然一笑:“别怕,我这一辈子都只记住两个字——谨慎。
你担忧的事情不会有。”
听罢这话,汤鼎只得点点头,但心中仍然疑虑重重,不解为何父亲如此看好朱允熥。
汤和叹了口气说:“前些日子,有人被陛下派遣去了凤阳。
那人名叫铁铉…”
“什么?!”听到这里,汤鼎猛然惊起,终于隐约感觉到了些什么。。。
宫殿深处!
朱允炆面对着眼前的中年人,好奇的目光直视着他问道,“你便是铁铉?”
铁铉恭敬地回答:“正是微臣。”
朱允炆心内暗暗称叹:“这人倒是颇有风范。”但他仍存有疑惑:这铁铉到底是个治世能臣还是一般的官员?
当然,无论他是什么,最基本的还是要看他的实际能力。
于是朱允炆问向铁铉:“那不妨直说吧,请问您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小臣来见殿下。”铁铉低声回复。
听到这儿朱允炆一怔,不解道:“祖上?”
铁铉随后取出奏章,双手高举道:“前段时间,按照陛下指示,我前往凤阳查访一些事情,期间的经历已详尽写在了这份奏章里。”
听到这儿,朱允炆顿时来了兴致,急忙从铁铉手中接过折子浏览一番。
看过后朱允炆神情愈发玩味:“好胆识啊铁铉,竟敢在折子里挑拨祖上跟淮西那些功贵的关系!”
听此言,铁铉却丝毫不为所动,“殿下怎出此论断?我铁铉所记录之事,句句属实,绝无任何虚夸之处。”
接着朱允炆问道:“铁铉你知道吗,在你的折子中涉及违规的人,可全是我皇族血脉叔辈们?”
随即铁铉双膝跪地道:“殿下,淮西的老百姓生活在苦难中!请恕小臣冒犯,望殿下三思而后行。”其心中明白得很,既然皇帝让他来面见太子,则意味着凤阳的种种纷争交由殿下了结。
朱允熥心系凤阳百姓的困境,即便可能因此失去官位甚至生命,他也决心有所行动。
面对铁铉的坚持请求,朱允烺微笑回应,表明自己早已打算为凤阳百姓找出路,毕竟凤阳是朱家祖地,他绝不允许百姓对先皇有所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