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趁热吃。”
奶奶热情地招呼着,特意把那盘红烧鱼转到秦峰面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秦啊,尝尝奶奶的手艺。”
秦峰恭敬地夹了一块鱼腹肉,细细品尝后眼睛一亮。
“火候绝了!外酥里嫩,酱香浓郁却不掩鱼的本味。奶奶,您这糖色炒得真到位。”
奶奶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你还懂炒糖色?”
“略懂一二。”
秦峰谦虚地说。
“我做红烧鱼喜欢先用冰糖炒糖色,等变成琥珀色再下鱼,这样颜色漂亮还不苦。”
“冰糖?”
奶奶来了兴趣。
“我们那会儿都用白糖。”
“其实红糖效果更好。”
秦峰不知不觉进入了专业状态。
“不过得掌握好火候,不然容易苦。”
老爷子轻咳一声,明显对话题被带偏表示不满。
秦峰立刻会意,话锋一转。
“不过比起奶奶的手艺,我还差得远。这鱼肉质紧实,是现杀的吧?”
“那当然。”
老爷子终于找到插话机会。
“早上我亲自去市场挑的,活蹦乱跳的鲤鱼。”
“难怪。”
秦峰又夹了一块。
“这鲜甜味,养殖的根本比不了。爷爷您眼光真毒。”
老爷子得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
“那可不?我钓鱼多少年了,什么鱼新鲜一眼就看得出来。”
老太太不停地给秦峰夹菜,而老爷子则开始讲述他年轻时在山东荣成海边钓鱼的”辉煌战绩”。
“那时候啊,一网下去,满网的黄花鱼。”
老爷子比划着。
“现在?哼,污染严重,鱼都少了。”
秦峰适时接话。
“所以现在提倡可持续展嘛。对了,爷爷奶奶是荣成人?那可是革命老区啊。”
“可不?”
奶奶接过话茬。
“荣成出了多少将军!你爷爷当年要不是负伤转业,现在说不定也…”
“提那些干什么。”
爷爷打断她,但眼中带着骄傲。
“吃饭吃饭。”
茵茵在桌下轻轻踢了秦峰一脚,冲他使了个眼色。
秦峰会意,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
“爷爷,听说您今年负责干休所的春节晚会节目?”
老爷子的脸立刻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