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学武亦学文,只为继承孔夫子之道。”
“……那君子不重则不威……萧兄以为是什么意思?”
段誉问道。
“孔子说了,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萧白解释道。
“……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但凡打架,只要犹豫,对面就站起来了,所以打架不能犹豫,直接把对面打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你父母在我手里,你就跑不了,就算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面对段誉的“虚心求学”,萧白也不吝赐教,一一解释。
听着萧白所译的论语名句,段誉三观都受到了摧残。
对方说的,和他所学截然相反。
段誉有心反驳,却又不止如何解释,因为对方的理解,似乎也没错。
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段誉心中迷茫不已,不愿相信自己多年所学,竟是歪道,这可是古今先贤的积累啊。
“算了算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
段誉默默念叨,先要安慰自己,时候到了,或许就能明白夫子的意思了。
然而这话,却被耳聪的萧白听道。
“段兄说的不错,孔夫子自信,从不怀疑自己。
对面来了三十个人,才够资格让他站起来。
对面来了四十个人,夫子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就算来了五十个人,夫子亦能取胜,因为这是天命注定。
哪怕来了六十个人,夫子也能将他们打服,让他们乖乖听话。
如果来了七十个人,夫子就不会再留手了,随心所欲,坚决出击,直到他们他们听话为止。”
说到这里,萧白眼中不禁露出向往之色。
“夫子不愧是圣人,千年前就给我们留下警世恒言,我等自当终生效行。”
说到这里,萧白看向段誉,有些不解问道。
“段兄既然也熟读夫子之言,为何不会半点武功?刚刚若不是我收手快,段兄可就命丧黄泉了。”
被萧白如此询问,段誉嘴角不禁抽搐。
“不说这个了,我们还是快出去吧。”
连忙转移话题含糊道。
见此,萧白也礼貌的没再追问,心里却是大笑。
两人结伴走出琅嬛福地,萧白向段誉说道。
“此次在下奉师命来此收回门派遗失武功,多亏了段兄相助,才顺利完成。
不知段兄可有需要在下帮忙的地方,在下必然鼎力相助。”
提到这个,段誉似乎记起了什么,顿时眼前一亮。
“真的吗?”
段誉喜不自禁,说道。
“我有一个朋友被神农帮绑架了,我又不会武功,只能去她家找人营救。
如果萧兄愿意帮忙救人的话,在下感激不尽。”
说到这些,段誉直接弯腰恳请道。
见此,萧白扶起段誉。
“谈何感激?我辈中人,路见不平,自当拔刀相助。
只是段兄可否将事情详细说些?”
见鱼儿上钩,萧白仗义说道。
萧白愿意帮忙,段誉感激不已,毕竟萧白的武功,他是亲眼见过的。
没有隐瞒,段誉直接将事情始末详细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