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皇帝的坐镇,将士们不久便结束了征战!
半个月后,京城。
十里长街,百姓夹道。
当周元庭身着金甲、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同样披甲、气势肃然的亲卫营出现在街口时,整条长街瞬间沸腾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威武!大周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几乎要掀翻京城的天空。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崇拜。
御驾亲征,击退强敌,斩首数万!
这位年轻的皇帝真的不一样!
朝臣们在宫门外迎接,一个个脸上堆满了笑容。
“恭贺陛下凯旋!陛下圣明神武,扬我国威!”
“陛下亲冒矢石,力挽狂澜,实乃我大周之幸,万民之幸!”
周元庭端坐马上,神色平静,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真诚、或虚伪的脸庞。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堵住了一些人的嘴。
回到乾清宫,屏退左右,裴陵的身影立刻出现在殿内。
“陛下,您离京这段时日,京中暗流涌动。”
裴陵脸色凝重,将一叠密报呈上。
周元庭接过快速翻阅。
果然。
随着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回,一些奇怪的论调也开始在京城的茶馆酒肆、乃至官员私下里流传。
“陛下此次亲征,虽有大功,但手握兵权,独断专行,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福啊……”
字里行间都透着阴恻恻的味道,矛头直指他周元庭!
“哼,朕在前线拼命,倒有人在后面想给朕捅刀子。”
周元庭冷笑一声,眼中寒芒闪烁。
这些论调看似是为国担忧,实则是在煽动猜忌,动摇人心。
不用想也知道,定是陈奇昌那阉党的残余势力在背后搞鬼。
他们不敢明着来,就开始玩这种阴谋诡计。
“陛下,是否需要臣去查封几家散布谣言最凶的茶楼?”
裴陵请示道。
“堵不如疏。”周元庭摆摆手,“抓几个说书地,打几个茶客,有什么用?只会让人觉得朕心虚。”
他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
“他们想玩阴的,那朕就跟他们摆在明面上谈!”
“传旨,明日召开朝会,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必须参加!”
“是!”
裴陵领命,但眼中仍有忧色:
“陛下,朝堂之上,恐怕……”
“怕什么?”周元庭打断他,“朕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不是说朕独断专行吗?朕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告诉他们,朕的心到底在哪里!”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
“而且,朕也给他们准备了一份‘惊喜’。”
……
次日,太和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复杂地投向龙椅上的年轻帝王。
关于陛下的流言蜚语,他们或多或少都听了一些,心中各有盘算。
周元庭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
待钟声响过,他沉声开口:
“近日,朕听闻京中有些风言风语,说朕在边关拥兵自重,擅专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