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通本是正直之人,却因养女何沅君的绝色容貌而心生邪念。
何沅君不仅面若桃花,身段更是婀娜多姿。
尤其是那双眼眸,顾盼之间,勾魂摄魄。
随着年岁渐长,何沅君愈楚楚动人,竟让武三通这等长者也不禁心猿意马,滋生非份之想。
武三通虽未明言,却总是刻意与何沅君亲近。
何沅君似乎察觉了养父的心思,举止间若有若无地流露出几分暧昧。
时而一个眼波流转,时而一声轻笑,都教武三通魂不守舍。
老头儿暗自窃喜,以为有了希望。
谁料天不遂人愿,何沅君终究是嫁作他人妇。
这打击对武三通而言,无异于九天雷霆轰顶,一时难以接受,竟因此神智失常。
虽后来清醒,但此事却如附骨之疽,成了他心中难以抹去的阴霾。
如今何沅君已远嫁他乡,而武三通的两个儿子与郭芙年岁相仿,自幼便与郭芙相伴玩耍,现今亦居于郭府之中。
尽管黄蓉对武三通的过往颇有微词,但念在他多年来忠心耿耿,加上郭靖宽厚仁慈,坚持留他在府中。
如今武三通担任管家一职,也是出于郭靖的意思。
黄蓉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犯过错但始终忠心的老仆,语气平和地说道:“武管家,今日府中有件事需要你安排。”
武三通恭敬地点头,准备仔细聆听。
黄蓉说道:“最近城中不太平,你去吩咐下人们,晚上守夜要格外谨慎。若有现可疑之人,立即鸣钟示警。”
武三通恭敬地应道:“是,夫人放心,小人一定尽心安排。”
黄蓉满意地点点头:“好,你去吧。”
武三通躬身退下,黄蓉目送他的背影,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方才交谈间,她隐约察觉到武三通的眼神透出几分异样,虽然他行事如常,但那一瞬间的闪烁目光让她心中起了疑虑。
也不知是因为她对武三通一向印象不佳,还是另有隐情,总觉得他的神色透着一丝说不出的怪异,仿佛藏着什么难以捉摸的情绪,让她无法释怀。
返回堂屋正厅。此时,佣人们正在上早点,将各种精致的点心和茶水摆上桌案。
黄蓉优雅地入座于位,目光扫视着桌上的早膳。不一会儿,十六岁的郭芙迈着端庄的步子走进大堂。
“娘早安。”郭芙恭敬地向黄蓉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黄蓉微微点头,示意郭芙就坐。郭芙随即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片刻后,两个丫鬟分别牵着四岁的郭襄和郭破虏进来。
虽然两个小的还带着些许睡意,但在丫鬟的提醒下,也规规矩矩地向黄蓉行礼:“娘早。”
黄蓉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轻声道:“坐吧。”两个小的在丫鬟的帮助下,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待孩子们都就座后,黄蓉开口道:
“襄儿,破虏,昨日的《明理浅说》可曾读过?”
两个小的对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黄蓉见状,只是淡然道:“用过早膳后,记得温习。”
然后,她将目光转向郭芙,语气略显严肃:“芙儿,你已及笄之年,不可总是与大小武嬉戏玩闹。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注意端庄大方。”
郭芙垂下眼帘,轻声应道:“是,女儿知道了。”她漫不经心地夹起几口饭菜,筷子在碗中轻轻拨弄,显得有些敷衍。
眼神微微飘忽,透出几分不耐。
用过早膳,黄蓉与小翠回到闲云居,黄蓉径直走向书斋。轻声对小翠说:“去取春雨来。”
小翠会意,躬身应道:“是,夫人。”她随即转身离去。
“春雨”是黄蓉和她的情报网络用来指代秘密信息的暗语。
这个名称既普通又不引人注目,却又暗含“润物细无声”之意,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情报工作的特性。
片刻后,小翠捧着一堆竹筒回来,恭敬地放在黄蓉面前的桌上。
待小翠离开,黄蓉开始仔细查看这些“春雨”。
她熟练地打开每个竹筒,细读里面的纸条,不时在桌上的账册上记录着什么。
她的表情专注,偶尔眉头微皱,显然在思考着这些情报的含义和价值。
在众多竹筒中,有不少里面装着厚厚的银票。
黄蓉打开一个,里面是一张面额为五十万两的银票;另一个则是十万两。
这些都是丐帮各个产业上交的收益。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银票整理好,放入一个精致的锦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