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炸出的大坑。
没有建筑物的残骸。
除了土地边缘的少量肢体外,这里几乎什么都没有。
就算是那些被强行从主人躯体上切下的血肉,切口处亦异常平滑。
而伍德等人显然对这种事全然没有实感,假如他们的身上没有带伤的话。
一时间,众人哑然。
风声更响了。
“……先往南去,之后兜一个圈子前往北方的三川镇。”
这是消化完现实的伍德做出的决断。
在打破了那难言的尴尬后,他又看了看已被夷为平地的“维克城”:“虽然途中很有可能撞见帝国军,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然而法伦的提问并没有到此为止:“要是阿T和施马尔不在了呢?”
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人该说的话,郭是这么想的。不过伍德倒也不以为忤。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说。
听得这话的法伦沉默地点了点头,以示自己再无疑问。
威斯特则连滚带爬地凑近自己这个一贯不说人话的老弟,眨眼间便把法伦的头挠得乱糟糟的,粗犷的脸上带着无可奈何的笑。
郭不禁叹了一口气:“要我说,既然要跑,咱们就赶紧跑。一旦那些帝国人追过来,咱们可就完蛋大吉咯。”
纵使伍德说得轻描淡写,可他们这支小队面临的形势确如郭说的那样严峻。
哪怕暂且不讨论T和施马尔的生死,帝国军如今选择了彻底摧毁维克城,这件事说明比起维克城,他们有更值得攻取的目标。
此后的事亦不难推测,帝国军大概率会按照T判断的那样越过维克城,从维克城西面的村庄夺取物资,然后继续向公国都进军,力求夺占乃至于灭亡公国。
伍德他们迂回时将不可避免地遇上帝国此次西征的部队,而势单力孤的一方只能设法回避与帝国军的正面冲突。
即便克服了这个问题,食粮与资金的缺乏对这支由逃兵构成的队伍而言也是一大困难。
从米特拉达梯一世让公国成为一大强权的那年开始算起,历史已过去了两百余年,伍德等人眼下的处境兴许就是亲身见证公国的灭亡的代价。
“还有维克城一带的盗贼。”伍德提醒道。
“是了,”闻得此语,郭立马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城市虽然没了,但那群家伙还在到处打劫。咱们要是碰上他们,估计会是一场苦战。”
公国近些年的境况说是恶劣都不为过。
为了应对帝国雄厚的军力,大公只能竭力扩充军队。
不过这一举措不但让国内逐渐缺乏用以生产的劳动力,还使得民众对贵族们愈不满,维克城附近很多盗贼小偷便是不肯应征入伍的公国人流窜过来的。
怎奈前线战况亦没因士兵数量的增长而转好。
征来的兵士数量过多导致素质良莠不齐,统兵的贵族和原先是市民、农民的士兵之间的隔阂至今仍未有消除的迹象,贵族内部也由于各种问题而纷争不断。
再加上大公手下实在是无人可用,这一系列的因素致使公国军节节败退。
对外,公国也很难寻找到盟友。
王国早就对收复昔日的失地跃跃欲试;部落长期以来只是帝国和王国中间的缓冲国;联邦自顾不暇,已形同灭亡;联合四分五裂,可能到公国被灭的那一天都派不出一名兵卒;联盟固然强大,可是远水不救近火。
这等外交局势可说是为帝国灭公国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大陆范围的粮荒更是给摇摇欲坠的公国补上了最后一击,令公国的后勤愈加吃紧。
而论物力,公国本就不可能和帝国相比,粮食的减产让这方面的差距显得更加绝望。
补给的崩溃是公国军失败的第一步,女武神的出现则成为致命一击,抵挡帝国到今天的“东方战线”也就此瓦解。
对于郭的说法,金青年不置可否:“我们总得在被杀死和被饿死之中选一个。”
“……那我选前者。”
此时此刻,最先答话的反倒是法伦这个小队里最为生硬的人。
直起上半身的蓝青年一边用那双猩红的眼眸若无其事地扫视着幸存的三人,一边以手作刀,在半空中猛地一斫。
“说到底,这年头的命都是靠兵器挣来的。谁更狠,谁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