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光冷冽,寒芒一闪,刺客领颓然倒地,沈砚之剑锋上的血珠顺着剑尖滴落,在青石板地上晕染开来,像一朵妖冶的红莲。
林清梧稳坐车中,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只是轻轻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她凤眸微抬,眼神中却藏着洞悉一切的锐利。
归京次日,林清梧便身着摄政文相官服,踏入金碧辉煌的皇宫。
日光倾泻而下,照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金光。
她将北狄密信和刺客供词呈上御案,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陛下,北狄狼子野心,意图不轨,臣已查明部分线索。”
她并未直接点名道姓,而是以“文道考绩簿”为切入点,指出近三个月中,数名官员频繁调任边地,行迹可疑。
这些官员,就像棋盘上散落的棋子,看似无序,实则暗藏玄机。
林清梧深知,一击即中固然痛快,但步步为营,才能将敌人逼入绝境,让他们自乱阵脚。
皇帝接过密信和供词,眉头紧锁,目光深邃。
他虽未表态,但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他知道,林清梧绝非空穴来风,这背后,定然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与此同时,京城南门外,一支看似普通的商队缓缓驶入。
他们衣着朴素,货物寻常,却无人知晓,这正是沈砚之麾下“烽火令”的旧部,乔装打扮而来。
他们奉命在此设伏,等待着猎物落网。
果然,一名异族商人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他神色慌张,行色匆匆,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包裹。
沈砚之按兵不动,并未下令拦截,而是暗中派人尾随,看他究竟要前往何处。
商队一路跟随,来到一处偏僻的宅院。
宅院大门紧闭,四周寂静无声,仿佛与世隔绝。
然而,沈砚之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气氛异常诡异。
他屏住呼吸,仔细观察,终于现,那名异族商人与一名礼部官员秘密接触。
两人交谈甚欢,时而低声耳语,时而哈哈大笑,全然不顾周围的环境。
沈砚之心中冷笑,看来,这条大鱼终于上钩了。
文治司内,气氛凝重。
林清梧将“文道考绩簿”中异常调动的官员名单整理成册,并以“文道清查司”的名义,勒令他们限期回京述职。
这一招,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杀机。
她以文治之名,行杀伐之实,逼迫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自曝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