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林清梧,仿佛看到了鬼魅一般。
“你……你怎么知道?”
“这你就不用管了,”林清梧微微一笑,“我只需要知道,‘青阶图’在哪里?”
李明远沉默了。他低着头,一言不,像是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林清梧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终于,李明远抬起头,嘶声道:“我……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说。”
“放过我的家人。”
林清梧摇了摇头:“不可能。你的家人,已经参与了你的阴谋,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李明远的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青阶图’,就在……就在我书房的地砖下面。”
“很好,”林清梧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我还需要知道更多。”
她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递给李明远:“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都写下来。记住,不要有任何隐瞒,否则,你的下场会比现在更惨。”
李明远接过纸笔,颤抖着手开始书写。
他写得很慢,很认真,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秘密都倾诉出来。
他写了很久,很久。直到墨水干涸,直到手指僵硬,他才停下了笔。
他将写好的血书交给林清梧,然后,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林清梧接过血书,借着昏暗的灯光仔细地阅读着。
血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记录着李明远这些年来为北狄人所做的一切。
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行字上,瞳孔猛地一缩。
“若事败,焚‘青阶图’,走海路南逃。”
这行字,是用北狄王庭特有的密语写成的。
如果不是林清梧精通北狄语言,根本无法解读。
“走海路南逃?”林清梧喃喃自语,“看来,北狄人还有更大的阴谋。”
她立刻站起身,对身边的影卫说道:“立刻搜查李侍郎府邸,务必找到‘青阶图’!”
影卫领命而去。
林清梧则拿着血书,走出了地牢。
回到文道清查司,林清梧立刻命人将李明远的血书用影墨笺进行显影。
随着一道道光芒的照射,血书上的字迹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除了李明远交代的一些罪行之外,还有一份名单——一份长长的名单。
名单上,记录着七省三十六名官员的名字。
他们的官职大小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北狄安插在大胤朝堂之上的眼线。
“青阶图……”林清梧喃喃自语,“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青阶图’。”
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张关系到大胤国运的名单。
如果不能及时铲除这些内奸,大胤将会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
她不敢怠慢,立刻提笔写下了一道命令:
“以文道清查司之名义,启动‘青阶清肃令’,连夜拘捕名单上所有涉案官员,封锁所有出京要道,任何人不得擅自离京!”
一道道命令,如同雪片般飞向京城的各个角落。
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在京城上演。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北疆。
沈砚之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着防御。
他站在北疆的城墙上,遥望着茫茫的雪原,心中充满了忧虑。
几天前,他收到了一份来自京城的密报——“青阶图”副本。
看到那份名单,沈砚之震惊了。
他没有想到,北狄竟然在大胤安插了如此之多的眼线。
他立刻将名单与自己手中掌握的情报进行比对,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北狄的主力部队,竟然要绕道漠南古道,借着暴雪的掩护,突袭北疆!
“好狡猾的北狄人!”沈砚之咬牙切齿,“他们竟然想瞒天过海,偷袭我北疆!”
他立刻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对策。
“诸位,”沈砚之沉声道,“北狄人想要偷袭我北疆,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传我命令,立刻调整布防,务必将北狄人挡在国门之外!”
“是!”众将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