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59章 药香如故(第2页)

第359章 药香如故(第2页)

"你师祖留下的全部药方。"苏瑶轻轻抚摸着那些纸张,"一共六十八张,每一张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把它们正式传给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思贞的手悬在半空,不敢去接。"师父,这太贵重了"

"贵重的东西才要传给值得的人。"苏瑶坚定地说,"你跟着我学了七年,从辨认草药到切脉诊病,我都看在眼里。你天生就是该吃这碗饭的人。"

思贞的眼睛湿润了。她小心翼翼地接过木匣,感觉像是接过了百年的传承。"师父,我"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婴儿的啼哭声。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孩子冲进医馆,满脸惊慌:"大夫!救命啊!我家孩子烧得厉害!"

苏瑶和思贞同时站起身。思贞迅将木匣放在案几上,快步走向那位母亲。孩子约莫一岁大,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哭声嘶哑。

思贞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烫得吓人。"什么时候开始热的?"她一边问,一边示意妇人坐下。

"昨、昨晚开始的,"妇人带着哭腔说,"一开始只是有点热,我给他擦了身子,以为能好。谁知道今早更厉害了,连奶都不肯吃"

苏瑶已经取来了脉枕。思贞将孩子的小手腕放在脉枕上,三指轻轻搭上。孩子的脉象浮数有力,像是风寒化热的征象。

思贞抬头看向苏瑶:"师父,像是外感风寒,郁而化热"

苏瑶微微点头:"你看怎么处理?"

思贞的脑海中闪过刚才看过的师祖药方。她深吸一口气:"当以辛凉解表为主,但孩子太小,剂量要轻。可以用金银花、连翘"

"加上一味竹叶。"苏瑶补充道,"清热而不伤正。"

思贞眼前一亮:"对!再加一点点薄荷,助其散表邪!"

苏瑶赞许地笑了笑:"去吧,按你说的配药。我去熬些温水,给孩子擦身降温。"

思贞快步走向药柜,心中默念着药方配比。她的手在药屉间穿梭,动作熟练而精准。取药时,她不经意瞥见了案几上的红木匣子,那些泛黄的药方静静地躺在里面,仿佛师祖正在看着她。

称药时,思贞现药柜角落里放着一把小小的铜秤,那是师祖当年用过的。她小心翼翼地取出来,铜秤表面已经氧化黑,但刻度依然清晰。当她翻过秤盘时,现底部刻着四个小字:医者仁心。

思贞的眼眶又湿了。她定了定神,开始按照心中所想称量药材。金银花一钱,连翘八分,竹叶六分,薄荷三分铜秤的指针微微晃动,最后稳稳停在刻度上。

"好了吗?"苏瑶从后院回来,手里端着一盆温水。

思贞将配好的药材包在桑皮纸中:"好了,师父。我这就去煎药。"

"等等。"苏瑶叫住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纸包,"再加一味蝉蜕,三分即可。孩子哭得厉害,蝉蜕能清热利咽,还能镇惊。"

思贞接过纸包,心中豁然开朗。她突然明白了师祖药方上那些小注的意义——行医数十年的经验,就在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中。

药炉上的水已经沸腾。思贞将药材一一投入,金银花和薄荷的清香立刻弥漫开来。她盯着跳动的火苗,耳边是孩子断断续续的啼哭和苏瑶温柔的安抚声。

这一刻,思贞感觉师祖仿佛就站在她身后,通过那些药方指导着她。她终于明白师父为何选择今天将药方传给她——医道的传承,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在面对病患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药煎好了,深琥珀色的药汁散出混合的草本香气。思贞小心地将药汁滤入碗中,又兑了些凉开水降温。

"来,慢慢喂。"她将碗递给那位母亲,"每次一小勺"

妇人感激地点头,颤抖着手接过药碗。孩子起初抗拒,但尝到甜味的药汁后,渐渐安静下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吞咽。

思贞站在一旁观察,看到孩子潮红的脸颊渐渐褪去一些血色,呼吸也变得平稳了些。她长舒一口气,回头看向师父。

喜欢医女的大唐恋歌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女的大唐恋歌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