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第511章(第1页)

第511章(第1页)

世界就是个巨型的草台班子,无数人在上面演戏,观戏的人里也有人明白上面是在演戏。可明白自己在演戏的人和知道上面在演戏的人会达成一种微妙默契。

正如《大明王朝1566》里说的那样,“有些事不上称没四两重,可要上了称,一千斤也打不住”。很多政策,制度正如一团艰难运作的垃圾代码——你很清楚它的劣势,但也清楚随意改动会给公司带来灾祸,所以只能不断地打补丁,不断地垒高墙,直至这个纸做的代码撑不住以千金计算的外来压力。

同理,安归亚知道楼兰王用金券敛财的事儿吗?

他知道。

然而在默契这块,思想正常的安归亚与思想不正的楼兰王仅打了一个简单照面,细节什么的压根没说,甚至在后续操作上都朝着不正的骗钱方向一路狂奔——前提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楼兰王明白自己是在骗钱,更明白以楼兰能力,想要补上金券带来的糖引空缺是不可能的。

“我就该在欲望的火苗冒出一个小尖头时将它熄灭。”安归亚的想法很简单,本质和东印度公司为了加快亚洲香料的期货贸易而建立一个证券市场。只是在以糖为主的大现状下,金券这种受众较小的证券想交易一个所属权不在西域的特殊期货——糖引。

也就是说,他们建立的不是那种流通健康的次级市场,而是以不存在或认可度较低的股票(金券、银券)为主的次级市场,现代称之为“裸卖空”。

关于裸卖空,你只需要记住两点——一是在08年的金融危机后,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立法禁止裸卖空;二是韩国近年最大的经济危机就是股市开放裸卖空后引起的。

关于金融危机,除了让不少人闻风丧胆的裸卖空,自然还有最著名的,同时也在那场浩劫里成为别称的另一词汇——“次级贷”。

刘瑞得知楼兰在搞金券,而西域更是根据金券“研发”出了银券、铜券、乃至能与历史上的张汤产生共鸣的羊皮券后有且仅有一个想法:“他们是不要命了吗?”

美国在08年的金融危机里搞出的次级贷尚且有个证券实体,只是在风险评级上飘忽不定,经常是好的混差,差的混更差的,或是干脆搞起盲盒,让人去赌自己的未来。

而西域……

好家伙,用不存在的凭证去搞次级贷,直接在裸卖空的基础上搞次级贷……

零八年前的华尔街都没这胆量,只敢让裸卖空与次级贷并行。

安归亚该庆幸刘瑞扼住了汉商加入购买金券,并且通过蜀身毒道分担西域的糖引数量,否则依照这个玩法,用糖引撬起的经济空缺足以买下整个西域。

以债养债?

金券都暴雷了,你还指望用啥抵债?

还不是搞清算家产、卖儿鬻女的那套。

当然,除了这条死的不能再死的绝路,他们还有第二选择。

零八年的美国是怎么度过经济危机的,想必各位心里有数。

然而现实也不尽像网上说得那么热血。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所积攒的家底根本不够填上美国的惊天窟窿,所以为此牺牲掉的还有美国的养老储备与中国的房价,中国的物价。

近十年后的房价疯涨与楼盘暴雷,股市变成大号缅北也有咱家没法兜住的大窟窿的历史原因。

以债养债不过是条麻醉自己的缓兵之计。如果靠土地收入和通货膨胀都无法化债,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如何?”骂完国君的安归亚还是不能坐视不管,他在离开国君的后寝后给了自己狠狠一掌,然后对着镜子收起满脸的愤概,出面安抚躁动的同僚:“算出我们要花多少才能补上金券的窟窿?”

官员们都没有说话,最后还是胡子花白的老者杵着包银的拐杖颤巍巍道:“算不清……数字已经大到我一时半会儿都算不清。”

“就是把楼兰上下都卖个干净再翻上两倍也不够填补金券的窟窿。”更别提在金券之外,为了赚取时间差价,还有贵族持有别的虚拟凭证。

如今那些质疑楼兰,理解楼兰,效仿楼兰,成为楼兰的西域国家也忙着将自己的烂账彻底抹平。

当然,为了平掉这笔烂账,他们还找楼兰兑换飞速贬值的金券,结果楼兰英雄所见略通,也找他们兑换贬得更快更猛的代券。

一时间,西域的经济飞速崩盘,已经到了以物换物的莽荒时代。

风浪传到大月氏康居,以及安息的马尔基安纳时,同样引起不小的骚乱。

好在三地人口众多,又受刘瑞的国书影响不认金券,所以除了要博一个光明未来的大赌徒,众人都没有购买太多金券,而是以糖引和老一辈的盐袋为主,再不济就扛着损坏交易糖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