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第514章(第1页)

第514章(第1页)

炒菜兴于北宋,但在北魏时就已经出现“煎炒”的记载。

墨家在为刘瑞效力后,军工产业火力全开,百炼钢的需求造就关东上党的经济腾飞,同时也让长安一带的富裕区正式进入铁器时代——因为军工的边角料扔了可惜,加上古代还是采用锤炼的方式除去铁杂,没有引入化工提高钢材产量,所以会把残铁里品质较好的做成炊具,较次的做成农具。

乙弗涉归至今记得在东市看到铁具时的震撼心情。

众所周知,所有的技术与新材料都是先供军用再供官用,军官商都用完后才轮到黔首享受科技。

大汉能让铁器流入民间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军官商的层面已有更好材料并达成铁器的完全饱和,否则没法解释这种战略材料会流入民间。

“果然还是人力问题。”乙弗羊在东市挑选铁器时喃喃自语道:“难得不是锻造技术的精进,而是没有足够的人力与开采技术来支持精进。”

更麻烦的是鲜卑乌桓的祖宗之地在吉林那块,而东北的大部分矿产都集中在辽宁的南边,仅余一个黑龙江有可以开采的铁矿……前提是你能忍受黑河地区的极端天气,以及有分离合金的尖端技术。

是的,你没看错。

黑龙江的铁矿含量很高,但都是合金铁矿,无论是挑选还是分离,都要很高的开采技术。更别提黑龙江铁矿的岩石整体稳定性较差,即使是在科技发展的现代,它也属于难开采里的佼佼者。因此在边境,尤其是辽西一带的边境贸易里,铁矿都是第一梯队的禁运物。

卖铁锅的见了明显不是关中人的乙弗父子,小嘴犹如加油的马达,说得那是天花乱坠:“您可瞧了这居家必备的小锅。”

他的手在脑袋大的双耳锅上敲了两下,又让观者伸手去摸锅的边缘:“瞧着厚度,瞧着用料。”

卖铁锅的把样品套到大脑袋上,又从一旁抽出两根结实的草绳,在锅的双耳缠做帽绳:“瞧!拿绳就成军用头盔,百夫长用了都是这个。”

乙弗羊盯着对方竖起的拇指,又随大流去摸铁锅。

得!

不摸不知道,一摸吓一跳。

乌孙虽然缺乏铁矿,但乙弗父子好歹是骑兵出身,缺谁不会缺到他们父子头上。久病成医,久战成匠,他们只要看看铁锅的成色,摸摸铁锅的厚度就能判断铁具的质量如何。

这老板纯属嘴巴没边,昧心乱夸。

别说是给汉军里的百夫长用,就是给鲜卑的……

“今日特价,一个只要400钱,一个只要400钱。”

“400钱?”刚想开口嘲讽两句的乙弗羊立即闭嘴。

400钱是什么概念?

汉代最次的军用长弓都要500钱。鲜卑好点,因为处于林区茂密的渔猎地带,所以弓的造价可至400钱。

但……

长弓怎与铁具相提并论?这可是铁具啊!

即使用料不够档次,即使做工十分粗糙,它也是那高高在上的铁具。

400钱,这跟白送有何区别?

买了。

“我要一个脑袋大的。”乙弗羊权衡利弊后选了爆款。没办法,那个可以包住脑袋的造型过于亲切,让他想到骑马征战的光辉岁月……以及混合头油味的狗屎军粮。

“吃饭了。”回忆结束的乙弗羊让儿子去拿分食的碗筷。

加了萝卜的炖羊肉真的不错,羊肉因洋葱的软化与萝卜的甜味而更加鲜嫩,萝卜也吸满带有羊油脂的浓厚汤汁,让不爱吃菜的乙弗涉归都下意识地来了几口。

“阿达,你的手艺不亚于外面的庖厨。”乙弗涉归吃饱喝足后从包袱里拿出私酿,兑着从东市买来的酸梅汁与泉水也是别有风味:“东市的庖厨是宫里和尚冠里的贵人府里退下来的,所以还能做出些让黔首满意的大众吃食。”

“阳陵县则完全不同。”

“那里的东西无论贵贱都一个样的难吃,美其名曰是为了控欲。”乙弗羊在长安呆了将近两周,基本摸清关中一带的饮食偏好——昌陵附近的大市场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处于环水之地,便于降低运输费用,所以在此交易定居的外族为关中之最,自然影响当地的饮食。除此外,便是长陵的饭食最好。因为是武学院的落户地和刘氏高祖的安息地,所以善于制作提供高热量的大份饮食,一直深受南北劳工的喜爱。

长安的吃食良莠不齐,但都带着帝都皇城的昂贵傲慢。

若论关中哪里吃得最贵最差,那必然是文人聚集的阳陵。

穷讲究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点心只管好不好看,味道是次要考量。

饭食只给一小碗来区分君子。

同时未免出口成臭,绝不提供刺激性的香料与膻味很重的肉类、奶制品。

于是在阳陵县内,鸡鸭鱼蛋成了主流,口味更是清淡得让广东人都眉头一皱——他们白灼都还沾酱油呢!这群人连酱油都不沾,因为怕牙齿染黑。

不仅是乙弗父子搞不懂这阳陵县的饮食逻辑,就连刘瑞也对他们做出自己的中肯评价:“有病。”

这和明治维新前被杀生令搞得晕头转向的日本人有何区别?他的目标是让国人的身高赶超英美,比肩荷兰,而不是像日本那样明治维新后有所增长,但还是对一米七的普通男子惊呼“巨汉”、“猛将”。

于是乎,在阳陵县的极端饮食下,刘瑞也给朝臣下了体测标准——你可以风雅,但你要做纤纤弱态就别来当官。

当然,也不是说纤弱的男子就是错的,故作纤弱和生来纤弱是两码事。至少在刘瑞这儿,为了追求白幼瘦而折腾自己,最后变成所有人都效仿的病态潮流是不可行的。

乙弗父子在家吐槽的都是体测后的改良版本。要知道在刘瑞下令遏制这种病态审美前,阳陵县的文人已经疯狂到连鸡鸭都要踢出餐桌,恨不得靠露水生活。

有病,实属有病。

“也不知那阆中长公主何时启程?”收拾各种器皿的乙弗父子抹了把罪,净手后一边抄书,一面聊天:“据说从西边请来的外族也会前往阆中,不知长得好不好看,是男是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