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谁对高祖的徙陵政策怨念最深,恐怕除了六国的移民便属汉初的勋贵以及关东的富商最有苦水要道。巴蜀的盐商、朱砂商也登过刘家的徙陵名单,好在他们知情识趣得和明代沈万三有的一拼,加上刘瑞已经徙了巴寡妇清的族人,剩下的程郑氏与卓氏都不足为惧,所以才留在这儿做官家、民间以外的第三势力。
这种情况下的南越君长想得个特赦?那刘瑞岂不要为他们废除现有的徙陵制并赔偿之前的受害者?西汉的由盛转衰正是因为徙陵政策形同虚设,以王家为首的外戚开始侵占土地,导致黔首无地可耕,最终变成五大夫以下的民爵都无产打理。
众所周知,氓的存在一直都为各代警惕。
现代有五保户,古代有劳役来避免无挂的无产壮年思考太多。可即便是严防死守,还是会有点子王带愤怒的流氓开始起义。
东汉时的刘秀也清楚西汉的灭亡原因,所以想恢复高祖的徙陵政策,但他的上位本就是有世家帮忙,想要侵害世家利益无异于是自毁前程。
也是从东汉开始,中国进入二百年王朝,三百年世家,四百年大起义的死循环?
想要刘瑞废除高祖的徙陵政策?
门都没有。
而要是在皇帝那儿没一丝可能,汉朝的勋贵就不会允许南越还有特殊的世家。
最重要的是……
“既,既然南越的君长能得到特赦,那咱们是否也能回去?”
被刘瑞迁去河南郡的东瓯贵族弱弱问道:“都是越人,打着骨头连着筋,总不能让我们吃苦,他们搞特殊对待吧!”
瞧!一旦开了特例的口子,就会有无数人来试探皇帝的容忍底线。
“不行,绝对不行。”刘瑞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予否决:“徙陵政策乃高祖定下的国策,与白马誓言一般无二。”
“尔等若要朕废高祖的立国之本,朕宁可与南越开战。”
得!
皇帝都把事情的严重性上升到国本与高祖遗命了,再要求他为此特赦就不太礼貌。
“皇后去了北方,李息郅都也防着匈奴的一切动向。”刘瑞在给昌平大长公主回信时突然说道:“卫青在闽中郡吧!十六七岁的大小伙也应该历练。”
这是让卫青带兵去给昌平大长公主撑腰。
郑谨不免有些担心:“陛下,卫青年少,恐难以担此类大任。”
“朕又不是让他一人去给姑母壮壮胆子。“刘瑞回道:“闽中郡的老将又非不能饭否的垂朽之人,况且卫青已在闽中呆了三年,不仅未出一点乱子,甚至把程不识的旧部都收到麾下,足以见得他非放羊的粗浅之人。”
史上的大汉双星总不会在天胡开局还打了败仗,不然刘瑞真会怀疑自己是否找错人了。
关中的回复加急传回南越王宫时,南海郡与闽中的边境同时受到汉军调动的消息。
有意思的是这次的调动没有任何掩饰。以往的汉军除了紧急情况,否则会借王侯的就就藩与官员上任来调动军队,避免有人因此看出关中意图。
这一次的直接调动并不像是开战信号,更像是对南越君长的明面敲打。
“这不是欺负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