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真觉得他们会为了名声而分兵?”
“或许会吧,毕竟名声一旦坏了,便很难挽回,等于给了别人攻讦的靶子,一旦日后攻守易型,坏名声可是会要人命。
若否,他们干嘛要等到皇帝即将驾崩这个时段打出清君侧这样的名头?
只有皇帝无法在大众面前露面,他们清君侧的名头才站得住脚,日后也好对外人言、记载史书。”
“原来如此。”
……
诸葛玄猜的一点不错,各大势力中,那些以家族为主的人都对所谓的名声不是很看重,只想赶紧攻城。
而以门派为主的人却比较看重名声,坚决要分兵镇守边疆。
道理很简单。
造反如果成了,必然有一个人当皇帝。
而他的家族会成为皇族。
对各大家族来说,能成为皇族至关重要,名声啥的得靠边站。
可对于以门派为家的各大门派高层来说,根本就不具备成为皇帝、以血脉为枢纽统治一个国家的基础,自然就没那么务实。
再者,家族之人血脉相连,内部推举一个皇帝,大家都能跟着封王受益,就算有人觉得自己亏了,也会被其他人压着同意。
门派之人则不同,哪怕是掌门当皇帝,其他太上长老、长老、堂主等也未必会服气。
那便容易内乱,搞着搞着就把门派搞没了。
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趁机摘取大量利益,甚至扶持一个傀儡政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便是这种复杂且分明的矛盾,让联军既派出了去往边关的军队,又以此为诱饵,想引蛇出洞。
然而皇甫天玑也不是傻的。
无论城外情况如何,他都只下令以护城大阵为依托严防死守。
联军无奈,这才真的让早就出的军队真正出前往边关。
此时距离联军围城已然过去了两个月。
虽然两个月才有军队前往边关,边关却也安稳。
毕竟边关一向镇以重兵,而联军担心外敌入侵,并没有针对边军下手,甚至有派人专门保障军需供应。
这便基本能保证对敌国的威慑。
周边的龙皇神朝和大周若想进犯,大军压境是不现实的,万一压的大馨空前团结反而不美。
他们最多是派点高手进行斩行动。
正因抱着这种想法,联军仅仅派出了十分之一的兵马支援边关。
“虽然才调走了他们十分之一兵力,好歹计谋也生效了,父皇果然料事如神。”城头之上,皇甫天玑有些佩服的说道。
诸葛玄默默站在他身后,不一言。
忽然,城内射来一支流光溢彩的箭矢。
即将到达城头时,箭矢忽然加,快的让人根本捉摸不定,好似消失了一般。
皇甫天玑感觉到了,但他没有动作。
诸葛玄也没有动作。
但他芥子袋中的飞剑游龙却适时飞了出去,赶在箭矢射中皇甫天玑后心时将其打落。
“这是这个月第几次针对你的刺杀?”诸葛玄问道。
皇甫天玑道:“第二十二次,而你救了我十八次,另外四次时,你不在我身边。”
“我该为此感到抱歉吗?”
“当然不用,我该感到感激才对。如果没有你,这场仗打不打也没有意义。”
“哈。”
喜欢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请大家收藏:dududu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