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军进入朝鲜,多尔衮已经无路可退。
于是他听从了施琅的建议,打算乘坐海船去往东番(台湾)。
可是他的人不会掌风使舵,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尚可喜。
苏克萨哈回答:“是,他们已经在海州等候。”
“有多少条船?”
苏克萨哈回答:“三十五艘船。”
多尔衮再次皱眉:“三十五艘船。。。太少了。咱们现在还有五千兵马,即便舍弃战马登船,这些船也只能容纳三千多人。多出来的人恐怕只能留下来和明军死斗。”
苏克萨哈解释:“已经不少了,这些船一部分是从朝鲜水师手里买的,还有一些是从过往商队那里抢的。”
多尔衮自我安慰起来:“行吧,不管多少总比没有强,粮食补给什么的都备足了吗?”
“都备足了。”
“既然都已备足,那就传令下去立刻前往海州港,准备登船。”
苏克萨哈再次施礼询问:“那。。。都让谁登船呢?”
大清有五千人,船舶只能容纳三千人。
这意味着有两千人不能登船。
只有多尔衮能决定谁能登船,谁不能登船。
多尔衮低着头思考了一会,抬起头:“吴三桂手底下还有多少兵马?”
苏克萨哈算了算回答道:“开城附近有近三千人,其中有吴三桂的两千关宁军,剩下的都是降将李成栋的兵马。”
多尔衮本想把吴三桂和李成栋都丢在朝鲜。
可是考虑到抵达台湾后还不清楚会遇到什么情况,他只能多带人。
“这样,”多尔衮说道:“吴三桂这厮屡次向朕索要军饷粮饷,朕没有给,想必他已经有了反意。”
苏克萨哈在旁边静静的听着,不敢说话。
多尔衮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把他丢在朝鲜。”
苏克萨哈及时提醒:“皇上,李成栋怎么办?他和吴三桂在一起待着呢!”
多尔衮眉毛一挑:“立刻调他来海州,就说朕有紧急任务交给他!”
七月十一。
正在海州一带驻防的吴三桂和李成栋接到了多尔衮的圣旨。
等送圣旨的人走后,两人站起身互相对视了一眼。
李成栋率先询问:“吴兄,皇上现在让我去海州,你觉得是吉还是凶?”
吴三桂轻轻摇头:“我吴某人只会领兵打仗,不会占卜算命。”
李成栋双手抱拳:“既然如此我就告辞了。”
吴三桂制止道:“等等,李兄且慢。”
“哦?”李成栋转过身,再次看向吴三桂。
吴三桂拿起一张朝鲜地图摆在桌子上。
李成栋不知道吴三桂要干什么,只好站在旁边静静的看着。
吴三桂指着李成栋即将前往的朝鲜海州说道:“这是朝鲜地图,海州位于朝鲜西部。北面是黄州,西面和南面是大海,东南方向是开城。”
李成栋更加不懂,他出声阻拦道:“吴兄,你到底想说什么?”
吴三桂认真说道:“我想告诉你,皇上要乘船离开朝鲜。”
“啊?”李成栋大惊,“怎么可能?我怎么不知道?”
吴三桂解释:“不知道就对了,这是八旗的机密,一般人不会知道。等一般人知道的时候,皇上早已乘船离开。”
李成栋皱着眉问:“吴兄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自有获得消息的途径,目前还不方便告知。”
“空口无凭,可有证据?”
“当然有证据!”吴三桂犹豫了很久,从怀里拿出尚可喜的亲笔信并说道:“一个多月前皇上以支援前线的名义将尚可喜调走,实际上他并没有去前线,而是去海边购买战船。”
“目的不是和明军水师作战,而是打算乘船前往东番重新立国!”
李成栋不信,从吴三桂手里拿过信件仔细查看。
从字迹上看,这确实是尚可喜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