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胜过人间无数。
大年初一,商场市都关着门,三个人没处去,就在附近小广场看扭秧歌,红绸子在冷风里翻飞,锣鼓声敲得震天响。
初二一早,物业就在业主群里通知,统计外来返乡人员。老家村里也来了电话,说尽量别串亲戚。
吃过午饭,裴之和李树就开始拨菏市疾控中心的电话,听筒里“忙线中”的提示音响了一遍又一遍。
“媳妇儿,你说的那些过一手的货,都是打算捐出去的啊?”
裴之看他一眼,“这个是上交给市里的,不止这些,港口还停了一批。”
“港口还有啊?”
“嗯,那里停着我的全部身家。搞完这一把,我国外账谷的钱就花个差不多了。”其实不是,瑞士银行还有几千万瑞郎,但她没必要和李树说太清楚,反正这钱也花不出去。
“没事儿,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显然这家伙并不清楚港口到底停了多少货,到现在他都没摸清裴之的身家到底有多少。“不过,你这都捐了,对公司没影响吧?”
“我是上交,不是捐。捐是扔出去就没了,上交,是会给我点补偿的。”说到这裴之勾了勾唇角,“我全部的钱都砸进去了,怎么也得给我点有用的东西吧。”
哪些钱该挣,哪些钱碰不得,她心里跟明镜似的。
但,东西上交给谁,怎么个上交法儿还有待商榷。
她不是个纯粹的慈善家,港口那批货,要用来置换她需要的资源的。
下午四点多,电话终于通了。裴之说明来意——仓库里的成品、原材料,还有生产线,都可以暂时交由政府调配。
疾控中心的人在那头对她积极态度很肯定,夸她有觉悟,可关于物资调配的具体安排,却半句没提。
裴之挂了电话,倒不意外。她早料到会这样,所以年前才按兵不动。
走亲戚是没可能了,在家耗着不如回杭市。
李长川也惦记着他的厂子,三个人合计着,等雪化了路好走就动身。
初四,大晴天。上午的时候裴之跟着疾控中心的人办交接,手续、钥匙、库存一一清点清楚,然后把交接手续纸质材料留了一份,电子档留了三份备份。
老家这批货,她可以一毛钱不要全捐掉,但不愿意有硕鼠吞吃掉本属于老百姓们的东西,现在留一手,以防后期出问题好扯皮。
中午带着一车口罩和防护服送往杨家和老家,送完以后就准备下午返行。
在老家接了裴向程和元元,赵文轩赵文壮几个人一起。
赵文壮赵文轩跟元元轮流开那辆破破烂烂的五菱宏光,裴向程跟李树轮流开李长川的七座商务。
返程的高比来时显的空旷的多。
车进义乌地界时,刚过了吃早饭的时间。
别墅区门口的门禁比年前严了不少。
志愿者身着全套防护服,手持额温枪,等在门口让他们一行做进出登记,登记完后又念叨着,“如果家里米面菜油不够吃,联系物业管家,会集中采购送货上门。”
李长川的别墅房间很多,几个人住进来也完全不会拥挤。
喜欢骂骂咧咧穿零六,开开心心摆地摊请大家收藏:dududu骂骂咧咧穿零六,开开心心摆地摊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