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沈爷低头,“方才那位船家说,从这里乘船到,只要两天的时间。”
“是吗……”
青莲先生抱着琵琶,身着浅色轻衣,袖口绣着花草纹样,襟前隐约是一朵小小的青色莲花。
她虽已过而立之年,鬓角却依然垂发。
却不知佳人年华为谁老去。
“要开船了。”张二伸出头来招呼两人。
“梦溪,我们走吧。”青莲先生收了琵琶弯腰上船。
甫一上船,船工们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打量着来人。
毕竟二人衣着打扮不俗,任谁都会多瞧上几眼。
“干活,开船!都傻愣着干啥!”
船头儿从舱外走进来大声喝道。
船工们对视一眼,觉得似乎是自己一家的生计要重要些许,于是都回身干活去。
“小冯!”
“哎!”那冯二应了一声。
“快去买些东西,今晚得多加点饭,别忘了买肉!”
看着冯二跑远,老船头继续道:“伙计们,咱们江上开饭,大家加把劲,别误了工……”
忽然,那老船头停下了打量青莲先生二人的目光。
微微一滞。
然后他抬起衣襟擦了擦烟枪,弯腰对着长长一揖。
“这是……干什么?”沈爷扶起老船头,皱眉道。
老船头让开沈爷的手,低头不语。
“头儿他……”
“你们看,就看女的的衣襟……”
“啥?怎么了?那个标记……啊……我见过,是……”
“切,还说是跑江湖的,这都不知道。”
“那不是十二楼的标记吗!”
“啊……”
听到这个名字,穿上的伙计们纷纷同老船头一样,对青莲先生作揖。
那老船头忽然抬起头,“多年前蒙故青莲先生相助,保我平安过了黄河……”
“老人家,过去的事了,不必再提。”
青莲先生亲手将那老船头扶起,眼里含着的笑意让人觉得平和从容。
“是,是,先生说的是。”
老船头也是个聪明人,知道他们出行定是有什么事要做,自然不会再多嘴。
“哟,这好景好风的,宋船头,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突然传来一阵轻浮的青年音。
刚回来的冯二打量了满船肃然的兄弟和头儿,看看乌云密布的天空,觉得甚是奇怪。
“有什么事,大家心照不宣,”那人继续道。
宋船头有些愤怒地看着来人,忽见那人方才嬉笑的面容是满脸冰的霜,襟前绣着一束青竹,他张了张鱼缸,终是没在再说什么,转头去船头抽起烟来。
船工们见头儿起身,也纷纷抬头,直愣愣地打量着那人。
那人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一身白色直裾,青色封边,看似素雅,那面料上却有华丽的暗花,一幅放荡贵公子的摸样。
船工们打个哆嗦,暗念道这趟船的客人都不好伺候。
待众人散去,老船头才给几人安排了房间。
青莲先生道了谢,吩咐沈爷在房中等候,来到甲板上寻了那青年说话。
那青年便是豫州淩成城主的公子,也是多年前青莲先生遭难时伸出援手的恩人的儿子。
一江清水悠悠,有些人,有些事,总得去办。
……
日子消磨而过,因为金元鼎的吩咐,楚越确实过了几日舒心的日子。
只是那烦人的铁链始终不曾解开,除此之外,楚越倒是还算满意。
不过她心里更惦念的是金元鼎是否找到了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