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境还算殷实,三个包子吃的起。
林榆瞬间星星眼,嘴角笑眯眯,心里忍不住雀跃。
大川,我们开张了!
贺尧川打开笼屉夹包子,回头对夫郎一笑。即使不说话,他也知道夫郎心里在说什么。
三个包子一碗粗茶,男人大口大口吃的很香。或许是饿了,他觉得包子比县里的好吃不少。
寺庙里不能带荤腥,不然他该买两个揣在身上。吃完饭,男人肚子里暖和,身上也烤干了。道声谢打开油纸伞冲进雨幕,往山上的普缘寺跑去。
林榆数着十五文钱,比卖鸡蛋赚钱还高兴。
第88章第88章来客人了
细雨不断,路面泥泞湿滑。
天公不作美,雨势渐渐变大,在路面一打一个泡,行人没带伞,匆匆躲进林榆的雨棚里。
“哎,今天黄历宜上香,不宜出摊。”林榆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撑着下巴,微笑看淡世俗脸。
手伸出雨棚,袖子瞬间淋湿。
贺尧川续根柴火,把笼屉里的包子加热。大风刮过,雨丝飘到案板上,他忙拿木板挡在案前。
地面飘来黄叶,还得用扫帚扫出去。毕竟是卖吃食,干干净净人家才愿意买。
热水不够了,他和寺里说好,每天十文钱,去寺庙旁边的泉水打水,等天晴就出去。
好不容易坐下歇息,就看见夫郎在玩水。
真让人操心。贺尧川心一紧,起身把林榆揪回来:“生病了算谁的?”
林榆嘿嘿:“算夫君的。”
贺尧川心一软。
两张小桌坐满避雨的行人,没抢到位置的,抱着香烛贡品干站着。
他们看一眼摊主,知道人家在做生意,心里面不好意思,还得硬着头皮坐。
“老板,两个馒头一碗茶水。”
“这就来!”林榆兴冲冲起身,从笼屉里夹两个装在碗里,又道:“我们这买三送一,三个馒头送半碗茶水,或者您搭一个包子。茶水单卖可以续一碗,热水无限续,管您喝够喝饱。”
单花两文钱买茶水不划算,水喝进肚子一会儿便饿了,不如大馒头吃的实在。
“那再给我拣一个山菌包。”男人笑笑,也吃个包子打牙祭。媳妇在家炖鸡汤,他出门前就馋了,头昏眼花都饿出幻觉,鼻子闻到一股鸡肉味。
贺尧川拣包子馒头,林榆倒茶端水。夫夫搭配干活不累,羡煞旁边的行人。
有人吃包子,旁人干看着,香味在鼻间似有似货无,勾着肚里的馋虫,又饿又馋,吞口水眼巴巴盯着。
林榆端出一叠碗,跟贺尧川小声商量:“今天人不多,也卖不出多少,把锅里的热水给大家分一分,等雨停收摊回家。”
就算等到天晴,午后也没几个人来。
“如此也行,娘他们还在家里等着。”贺尧川点点头道。
他俩用热水涮一遍碗,客人一瞧就知道干净。
避雨的行人诧异,赶忙接过水碗:“这怎么好意思,还白白在你们这里躲雨。”
林榆摆摆手笑道:“一碗热水而已,别生病就好,人一生病多的钱都去了。有看病的钱,还不如多吃几个肉包子是不是。”
贺尧川跟腔:“叔婶们以后常来照顾生意就成。”一个便宜的糙面馒头,一碗茶水钱,也算他们赚了。
“那肯定来!”
大家都笑笑,气氛陡然轻松。
雨后,避雨的人陆陆续续离开,有人顺便买两个包子馒头走,味道不错,给家里人尝尝。
远不如卖鸡蛋赚的多,可他俩知足,几十铜板听个响,就能呵呵笑好久。
“也不知家里的鸡如何。”林榆惦记。
“菜干苞谷都有,拌一拌喂起来很简单,小溪就能帮忙喂了。听陈婶说,冬天鸡爱生病,我们去县里买一包药,有备无患总没错。”贺尧川把笼屉铁锅搬上骡车,土灶不用管。
骡子陪他们一上午,贺尧川到普缘寺买一捆干草料,等骡子吃完再上路。
“二小子,榆哥儿!”
林榆耳朵一立,凝神仔细听,“大川,我幻觉了,刚才听见娘在喊我们。”
贺尧川笑意满满,指着路前方:“你没听错,娘和小溪来了。”
一大一小走过来,路面还泥泞,鞋底鞋面都有泥水。两人步伐匆匆赶路,周淑云手腕跨着竹篮子。
她走近就问:“卖的如何?”
林榆:“今天下雨,客人不多,幸亏没有多包。等明日天晴,我和大川再来试一试。山笋和三菌馅卖的最好,鸡肉馅要减少。”
他都说了,是雨天人少的原因。周淑云松口气,不是味道难吃就行,她笑笑:“这么大的雨,还能卖出去一半,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