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滚水泼在周鹏身上,直到一声惨叫,吴慧才终于确认,她是真的解脱了,她笑了笑。
翻进猪圈推开食槽,再向下挖二尺深,里面有一个木箱子。这是秦氏藏钱和地契的地方,她无意中看见了,以前太懦弱,连偷都不敢偷,现在她没什么顾忌。
这几年秦氏在村里为非作歹,也搜刮了不少钱,匣子里一共三十两,还有两张四亩良田的地契,拿出去贱卖,也能卖十五两。
吴慧带着匣子跑出去,秦氏见她翻出家当,尖叫一声想冲过去,托着断腿只能在地上爬。
吴慧再没看周家一眼,把银子和地契揣在怀里,头也不回跑出去。直到周家村越来越遥远,才泄气一般倒在山里,大口大口呼吸。
周家村村民同样是一群吸血的鬼,要是知道她手里有银子和地契,她只能被吃干抹尽。
吴慧攥着保命钱,又一路跑向贺家。站在贺家门口,她掏出二十两,隔着院墙扔进去。
听到旺财起身旺旺叫,吴慧转头跑远,直到消失在小路尽头。
……
清晨公鸡打鸣,林榆醉醺醺从床上起来,不露痕迹擦擦贺尧川胸口的水渍,昨晚狗叫的时候,醉酒就醒了大半。
村里的夜里都爱叫,有时听见一点风声,也会竖起耳朵旺旺两句,全家人都习惯了。
外面一声惊呼。
“天,哪来的银子?!”周淑云惊了,总不能是天上白白掉下来的,也不能是大风刮来的。
等发现吴慧失踪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过来。
“狗是半夜叫的,她不可能留在周家村,多半去了别的地方,我和榆哥儿今天去庙里上香,不如沿路问问。”
周淑云急的直拍大腿:“她一个姑娘无亲无故,能去什么地方。”
早上一家人没吃饭,坐上骡车就往县里赶,只留贺尧山夫妻带着弟弟看家。
吴慧走的时候是夜里,别说人了,山猫子都睡了,他们沿途问了一圈,没问出任何行踪。
林榆只能麻烦陈老板,陈老板的商队走南闯北,每天都能结交很多人,总能问出一二。张大也在商队里,林榆和贺尧川拜托他多找找。
周淑云叹气:“也只能如此,”想通之后才道:“我们能帮的都帮了,也只能做到这么份上,以后她如何,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今天林榆和贺尧川原本打算去普缘寺看看,听说寺里的斋饭好吃。周淑云来都来了,也跟着一起看看。
他俩做小生意,按照习俗,该去寺庙里拜拜菩萨,捐几十文香火钱。因为沿途找人耽搁了,到普缘寺的时候,寺里寺外全是香客。
寺庙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山下一条长阶通往山上。来上香的人为了表达诚心,一般都是爬台阶上去。
林榆和贺尧川把骡车交给看骡的人,给了五文钱。正准备上山,就听见旁边有人小声抱怨。
“每天起这么早,冬日更是天不亮就起床,早食都来不及吃,到了还要爬梯子,又饿又累。”
“嘘,拜菩萨要诚心。小心娘知道了,又要数落你。”
“娘刚才不也偷偷说饿吗?”小哥儿低声和大哥抱怨。
他俩说完,林榆眼神四处看了看。
上香一般都是早上,寺庙的僧人起的早,香客们更是早到,就为了一个诚心,天不亮就来了。只有富户才不饿肚子,家里有丫鬟婆子做饭,能带上路上吃。
但上香的人多数是平民百姓,起的早就没时间做饭,匆匆忙忙就来了。
林榆忽然小声问:“大川,我们来这里卖吃食如何?”
贺尧川顿时想了想,也跟着灵光一闪。刚才那位小哥儿和男人抱怨肚子饿,他也听到了。
“普缘寺香火旺,每天香客都多。山下多数是卖香烛元宝的,只有一两个卖杂货的摊子。这么说来,可以试试。”贺尧川和林榆交头接耳商量。
像前世的早餐店,包子馒头油条鸡蛋最常见,一个包子两块钱,就足够吃饱了。茶叶蛋也是必不可少的,再配一杯豆浆。
林榆眼前一亮,忽然有了主意。他可以卖鸡蛋啊!茶叶野鸡蛋,普缘寺的富户香客不少,说不定还能趁机推销自家的野鸡和蛋。
再搭些寻常的早点,让普通百姓也买的起,薄利多销,总能赚些钱。
第86章第86章摆摊摊
辣椒收完最后一垄,林榆把辣椒苗连根拔起,甩甩泥巴扔进鸡圈里,鸡群扑腾翅膀跑来。
晌午喂了野菜干和苞谷碎,它们吃的很饱,这些苗都是打牙祭。
林榆站在圈外看一圈,只瞄到四五颗蛋,天冷鸡都不爱下蛋。
秋日有新鲜的紫花地丁,等把菜圃重新翻完,他再出门挖些蚯蚓和紫花地丁捣碎了给鸡吃。
蚯蚓菜圃里也有,林榆翻出一条小指粗的,把孙月华和溪哥儿都虾跑了。他把蚯蚓放回去,来年的菜圃能更肥,要挖还是得去外面。
东边菜圃都是小葱生姜大蒜,辣椒贴着墙根,林榆在土里拌好草木灰,新买的韭菜种上去,韭菜割一茬又长一茬,吃都吃不完,是庄稼人最爱的。
靠墙边载两排,还剩一把没栽完,他起身笑笑道:“刚看见几颗鸡蛋,切碎了捏韭菜鸡蛋饺子吃。等大川从河里回来,再炸一盘小鱼。洗两根秋笋煮汤。”
平时他俩最忙,一忙起来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一到天冷,鸡群都不下蛋,反倒成了最清闲的。林榆馋鱼,贺尧川就下水给他摸。
大嫂闻不得鱼腥味,他让大川抓小杂鱼,肚腹一剖扔进油锅里炸,没有一点腥味,平时还能捏两条当零嘴。
孙月华忙不迭点头:“我能吃一盆。”
她是头一胎,被孕返折腾地想吐,什么都不能吃,又馋又惦记。全家人都照顾她,吃饭前总会问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