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东无语:“大哥啊,这都几年前的事情了,你居然还记得。”
林见想了一下,才想起谢梁是谁,好像是合唱社那个有点人脉关系的社长,记不得了。
林见看向徐哥:“你好好学。”
浩东补充:“千万不要延毕。”
徐均时摆摆手,笑着说:“两年后,我回国,你们要一起来接我啊。”
他在广播声中,踏上了前往异国他乡的飞机。
三个人目送他的那一架飞机飞上蓝天,驶向天际,而后一起转身往机场外走。
陈臣后知后觉地问:“对了,徐均时去哪里留学啊?”
浩东报出了一个地名,林见补充了学校名字。
陈臣听着他俩说的信息,双手合十:“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俩担心他的毕业问题了,愿上帝保佑他。”
林见笑了一下,说:“我相信徐哥,他很厉害的。”
徐均时素来要求自己成为同龄小伙伴的榜样。
林见听徐妈妈说过,徐均时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不太想学,大人只用来一句话就让他发愤图强了。
年轻的徐妈妈说:“均时要成为大英雄,想成为大家的榜样,要全面发展,身体健康,成绩优秀,品德高尚……”
于是徐均时每天都努力学习,初中时,他虽然天天跑出去和其他人玩,但要是作业没做完就出来出来,徐均时直接骂人,然后带着一群人给对方补课。
这也是徐均时小时候三天两头不呆在家里,但不挨鞭子的原因。
而且这次他出国,他那个朋友圈子的人……的父母举手欢迎。把孩子送出国后,在国外学一些有的没的,惹一堆麻烦,徐均时过去也能帮忙照看一下。
林见看着浩东和陈臣各自坐上车后,自己也打了一辆车,回到学校。
他笔试第三,顺利参加面试,拿到了辅导员的名额,签了三年,但如果期间考公考研的话,可以提前离职。
在学校这个大氛围里,林见复习得还算不错。
徐均时偶尔给他打电话,有时候林见想找他了,对方接通后就会再挂断,然后再打过来,他不想林见出话费,因为国际长途太贵了。
双方会聊聊自己的近况,林见觉得徐哥很辛苦,也很厉害,好多事情看起来复杂毫无头绪,他却能做的井井有条。
林见由衷的感叹说:“真的很厉害啊,徐哥,你肯定能顺利毕业的。”
林见的研究生考试过了,来年六月份辞掉了学校辅导员的工作,于当年九月前往新学校学习。
他考了top2的学校,因为竞争对手大多是名校学子,大家都想往上考,林见也不例外,x大本身就名气很足,但林见还想往上提一下。
他考研跨专业。
林见本来做好了二战的准备,但带着几分运气,最终顺利上岸。
考研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读研。
或许是不见面的日子,思念分外浓郁,徐均时每次通话结尾都是“我好想你”。
一天,徐均时准备挂断电话时,电话那边,林见的声音温温柔柔:“徐哥,我爱你。”
徐均时呆滞很久后,压制住内心的亢奋,低声回答:“我也爱你。”
*
读研期间,林见没有刻意隐瞒,大家知道他有一位爱人在国外留学。
他每次介绍时,都只用“爱人”这个听不出性别的词语。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进高等学府的人,大多都不愚蠢,起码能听出来,他的这位爱人是一位男性。
一位从朋友发展,最后成为爱人,两个人见过彼此的父母,虽然早期有所阻拦,但父母已经接受并祝福他们了
徐均时期间回来过三次。
分别是林见的生日,春节还有爷爷的寿宴。
校园内,林见伸了伸懒腰,看看日历,自己的生日快要来了。
他思考徐哥在电话里说的话,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徐均时应该会回来。
浩东和陈臣没徐均时上心,但还是发来了消息,问他生日有什么安排。
正好实验室的师兄弟姐妹说要给他庆祝庆祝,大家也正好完成了一个项目,发了一笔奖金。
林见给浩东和陈臣发消息:“请大家出去玩?”
林见现在的人际圈子,大部分还是学生,所以林见口中的“玩”无非就是唱唱歌吃吃饭。
最终,大家定了一家吃烤肉的餐馆,味道不错。
林见生日当天,不少人送了礼物,实验室的一个师妹还特地给林见多送了一辆小推车,让他方便把礼物拉回去。
林见把聚餐地址发到了群里,晚上七点,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