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秀于是一五一十的把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事情起因:外边传闻柴春芳昨晚在老宅被打的不成人样,所以心灰意冷之后,选择轻生。
事情经过:据不知名的目击者称,柴春芳大约可能也许是昨晚一点半左右,拿着绳子吊在了柴家老宅的大门上,自杀了。人们现柴春芳死了的时间大约是晚上三点半到四点……车连云睡不着觉,觉得今年天气太干旱了,决定去浇地,一开大门,就现柴春芳吊在自己家大门洞子上。
结果:柴春芳现在已经凉了……柴春芳的丈夫孙玉广,两个女儿孙圣月、孙圣丽已经奔丧来了。
附带结果:派出所、村里、司法所、公安局等等相关部门,也已经来了……
“我都没听着……”苏婉看了看时间,已经五点多了……她是真心一点没听着。
柴有庆则是表情有些复杂:“不是……她咋就想不开上吊了……我得去看看……这春芳到底是因为啥啊……唉……”
柴有庆其实内心还是很悲痛的,好歹是亲生的妹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上吊了。虽说这两天两家其实很不愉快,不过柴有庆现在已经放下了那些,他头一次没有看柴米想要吃瓜看戏的表情,而是直接有些踉跄着,就出了门。
柴米没有跟上去,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喝了一口茶,随后开始做饭。
“柴米,你要不要也过去看看?毕竟是你大姑,人死了……我得看着孩子,离不开……要不……柴米你就过去瞅一眼,省的外人说闲话。”苏婉颇有一副替柴米着想的说辞。
当地习俗上,一般讲:人死债消。
一般按着当地的风俗习惯,无论两个人生前多么不对付,那么从死后的角度来说,柴米“应该”豁达大度一些,去给自己的这个姑姑“尽孝”一下。诸如:哭几嗓子、怀念一下……
柴米笑了一下:“妈,你急什么。我还能躲过去了?出这么大的事,我自然是会过去的。过去……看看热闹。”
柴米可没有母亲那么优柔寡断。前世母亲死的时候,柴家的三个姑姑,谁曾经来过?谁曾经来悼念亦或是上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柴米过去,也顶多是看个热闹。
苏婉还想说什么,柴米直接说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随后柴米招呼柴秀:“秀儿,洗洗手。下次碰见和咱们家无关的事,不要那么着急忙慌的。莫说是柴春芳死在了老宅,就是她吊在咱们家门口,你也不要慌。她这种人,早就特么的该死了。”
“柴米!说啥呢……”苏婉有些不满的说道:“在家说说就得了,可不要出去说。让外人看笑话。”
“吃饭,吃饭。”柴米懒得和母亲因为这个问题纠缠什么。
柴米倒是理解母亲,毕竟母亲并没有重活一世,不知道后边的事情,她现在只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幸福且快乐。
那就让她这么单纯的快乐吧,那些风风雨雨,还是自己一个人去处理就好。
柴米吃过了早饭,才问柴秀:“哎呀,不对呀。秀儿,你咋回来了呢?我还琢磨你要搁大姨家住到天荒地老呢……”
柴秀也不顶嘴,只是说大姨不让她回家,让她多住几天。
“呵呵,我看你是怕回家有人管着你吧。”柴米指了指母亲怀里的孩子,随后说道:“这个月,你的主要工作就是帮着咱妈哄孩子。”
柴秀无辜到都快哭了:我也还是个孩子……
柴米可不管柴秀多大,在农村六七岁的孩子哄更小的孩子,其实挺普遍的。
虽然哄不好,但是多少能让大人松把手,干点别的。
正在这时,外边门口有人喊柴米。
柴米出去一看,来的人正是刘长贵和两个派出所的人。
苏婉一看,立刻慌了,赶紧让柴秀哄孩子,自己也穿上鞋子出去了。
柴秀:???
不是,前脚刚说让我哄孩子,后脚就开始了?我大姐和我妈是不是串通好了?
“哎呀,村长……这两位同志是……”苏婉比柴米前两步到的门口。
“我们是县里公安局的,想来了解了解关于柴春芳死因的情况。”
“那进屋说吧。”
“不用,我们了解下情况,随后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