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李锡望进祝恩的眼睛,语气坚定,“我终于为我写下的文字找到了合适的声音。”
祝恩皱起眉头,带着疑惑问:“您是什么意思?”
“纸上写的是我长久以来想对父亲说的话。”李锡略显激动地解释,“起初我想在这歌中加入另一段歌词——如果勉强能算第二段过渡段的话。但正如我说的,我一直找不到能唱出那份情感的声音。直到你来了,我相信世界已经准备好聆听这段特别的歌词了。”
祝恩沉默地再次阅读纸上的内容。
他早已知道李锡是位伟大的作词人,但这几句歌词的文字力量,远比他预想得更深。
“你愿意为我演唱这段吗?”李锡的声音中满是期待。
祝恩抬起头,对上那双热切的眼睛,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我很荣幸。”
李锡也笑了,拍了拍他的背:“好,那我们来安排一下……”
——————
当这位资深歌手与年轻偶像结束排练时,夜已深。
他们眼中都泛着未落的泪光,却都因骄傲而不愿流出。
情绪翻涌之下,两人谁都没有真正哭出来。
“我早就知道你是这歌的最佳声音。”李锡由衷地说,对这个起初看起来有些冷淡的偶像,已然产生了好感。
在与祝恩真正交流前,他并未意识到这孩子的魅力,但越是接触,越觉得他就像自己家的儿子一样可爱。
“谢谢。”祝恩说。
被人认可的感觉总是很好。
即使是在《未来之星》期间,他最在意的也不是颜值带来的关注,而是别人对他嗓音的夸奖。
帅气固然能提升自信,但只有对歌声的赞美,才真正触动他内心。
“不过,”李锡话锋一转,祝恩的笑容顿时淡了,“尽管你声乐技巧不错,我认为你还有提升的空间。”
“哪些方面呢?”祝恩认真地问。
“我不是专业声乐老师,说不上具体术语,但我觉得你唱歌时还没有完全放松。你的音色圆润,但技巧……略显平淡?”
“平淡?”祝恩挑了挑眉。
他没预料到这种评价,心头隐隐有些刺痛。
在《未来之星》和出道舞台时,他收获了许多赞誉,对自己的嗓音一向自信。
如今却被称作“平淡”,不由得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
“那您为什么不找别人来唱呢?”他站起身,带着几分闷气,像个被批评的小孩。
李锡笑着把他按回椅子上:“我并不是在贬低你。就像我说的,你的声音非常适合这歌。你可能不是技巧最顶尖的,但你投入的情感能让人忽略那些细节。要不是我耳朵太敏感,也不会察觉。”
他接着说:“你是个优秀的歌手,在这组人里,你的情感最真挚最饱满。但真正伟大的歌手,能在不牺牲任何技巧的前提下传达出情绪。你懂我的意思吗?”
祝恩低叹一声,点点头。
尽管有些受挫,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李锡说得对。
虽然靠自己的努力,他已经将技巧提升不少,但更多时候,是系统赋予他的能力。
正因如此,有些技巧虽已“内置”,他却不知如何真正运用。
“那您建议我该怎么做?”他问。
李锡示意他稍等,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奇怪的纸片。
“给你,”李锡递过来,“这是我当年低潮期时的声乐老师的名片。”
祝恩接过纸片,眉头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