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 第397章 玉阶诊得阴阳错青铜镜里现鬼形(第1页)

第397章 玉阶诊得阴阳错青铜镜里现鬼形(第1页)

玉阶诊得阴阳错,青铜镜里现鬼形

一、朱门怪病起疑窦

晨曦透过大明宫的鸱吻,在含元殿的玉阶上投下参差的阴影。灵枢握着水晶杖踏上第三十七级台阶时,杖头突然出嗡鸣——阶面隐刻的"至阴穴"正在渗出寒气,与他袖中青铜符的温热形成诡异的对峙。昨夜密室的青铜蚁爬过的腕间,还留着细密的齿痕,此刻正随着心跳隐隐作痛,齿痕的排列竟与《灵枢经》记载的"鬼脉"图谱暗合。

"《灵枢?经脉》言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素问的指尖拂过殿角的青铜鹤,鹤喙衔着的玉瓶突然倾泻出淡紫色的雾气,在青砖上凝成"虚劳"二字,笔画间游走的细小白气,细看竟是无数微型的青铜针,"可这深宫里的虚,怕是藏着比五劳七伤更邪性的东西。"她鬓角新添的白泛着银光,与腰间青铜小鼎的链坠碰撞出清越的响,那声音让廊下的宫灯突然摇曳,灯影在梁上组成墨家的矩尺纹,与三百年前墨瑶手书的医经扉页完全一致。

高公公引着他们穿过九曲回廊,廊柱上的盘龙雕刻正在缓慢蠕动,龙鳞的间隙渗出黑色的汁液,滴在地面汇成《难经》的残页:"形弱气烁,死。"灵枢数着廊下的青铜灯——七七四十九盏,灯芯的火焰都是倒悬的,光晕里浮现出模糊的人影,正在用银针刺向自己的"命门穴",针尖落下的角度,正是墨家"逆针术"的标准手法。

"安康郡主已病了三月,"高公公枯瘦的手指在雕花廊柱上轻叩,每敲一下,柱身便浮现出个穴位名称,从"百会"到"涌泉"依次亮起,组成完整的督脉图,"太医院的方子换了二十七张,脉象却一日比一日沉。昨夜郡主说,总看见镜子里有个穿粗布衣的人影,拿着青铜针在她心口画符。"他突然停步,转身时袍袖扫过一盏宫灯,灯油泼溅的轨迹恰好是道家"镇魂阵"的阵眼,阵眼处的火星突然化作只青铜蚁,顺着砖缝钻进地下。

郡主寝宫的门是用阴沉木做的,门环上的饕餮纹正在吞噬光影,每吞噬一缕光线,纹路上的青铜锈便淡去一分。灵枢推门的刹那,一股混合着龙涎香与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案上铜炉里的艾草明明灭灭,烟缕在半空组成个巨大的"煞"字。锦帐后的卧榻传来微弱的呻吟,帐檐垂下的珍珠串突然绷紧,每颗珠子里都映出个戴青铜面具的人影,面具眼洞处的光点,与太医院青铜鼎的火光频率相同。

二、望闻问切现端倪

灵枢撩开帐帘的瞬间,水晶杖突然爆出刺眼的光。安康郡主躺在鲛绡被中,面色白如宣纸,唇上却泛着诡异的殷红,与《脉经》记载的"阴阳离决"之象截然不同。她腕间的银镯正在自动旋转,镯身刻着的"长命百岁"四字已被黑气侵蚀,只剩下"百岁"二字在微微光,光芒的闪烁节奏竟与青铜鼎的轰鸣一致。

"郡主眼睑淡白,却在寅时三刻泛红,"灵枢的指尖悬在郡主腕脉上方,三指未及肌肤,已感到一股阴寒之气顺着指尖攀升,在他掌心凝成个微型的青铜鼎,"这不是气血亏虚,倒像是有人在借她的脉养东西。"他突然注意到郡主耳后的丝里,藏着个极小的青铜针孔,孔中渗出的不是血,而是泛着荧光的液体,与太医院青铜鼎里的血液同出一源,液体在指尖蒸后,留下的矩尺纹与青铜符完全吻合。

素问正在查看郡主的药渣,青瓷碗里的药汁已凝结成块,掰开来竟露出里面裹着的青铜碎片。碎片上的纹路正在重组,化作条赤色小蛇,顺着她的指尖爬向帐外,在门槛处与高公公的靴底相撞,出清脆的响声,响声的频率让帐顶的鸾凤木雕突然震动,掉下根细小的木刺,刺尖的形状与青铜针完全相同。"这些药里掺了锁魂草,"她将碎片凑到鼻尖,闻到的竟是墨家机关油的味道,"《神农本草经》说此草主邪气,杀鬼,可与青铜同煮,就成了养煞汤。三百年前墨渊就是用这方子,害死了墨家七十二名医者。"

郡主突然睁开眼睛,瞳孔里映出的不是帐顶的鸾凤图,而是无数个细小的青铜鼎。"他们他们用针刺我的神阙穴"她的声音细若游丝,指节却死死抠着榻沿,在紫檀木上刻出深深的指痕,指痕组成的图案,正是墨家"气脉泵"的核心结构,"昨夜镜子里的人影说初七鼎开"话音未落,她突然剧烈抽搐,口中吐出的不是涎水,而是半枚青铜符,符契上的矩尺纹与灵枢袖中的完全吻合,拼合处的缺口形状,恰如善堂老妪青铜灯的灯口。

灵枢接住那半枚青铜符,两片符契拼合的刹那,帐外传来青铜鼎的轰鸣。他突然明白郡主耳后的针孔位置——正是墨家"引气术"的要穴,三百年前墨瑶为救治瘟疫患者,曾在此处施针导气,只是手法与眼前的截然不同。"这是借脉术,"他将内力注入郡主丹田,掌心传来的阻力让水晶杖剧烈震颤,杖头的棱面映出郡主体内游走的黑气,正在顺着经络流向太医院的方向,"有人在通过郡主的脉,喂养青铜鼎里的邪物。你看她的气海穴,黑气聚集的形状,像不像个缩小的青铜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青铜镜里藏诡秘

素问扶着郡主坐起,现她背后的衣料已被汗水浸透,汗渍在锦缎上组成个巨大的"墨"字。她取来面青铜镜照向郡主的后背,镜中映出的却不是人影,而是个戴青铜面具的医者,正在用银针刺入穴位图上的"灵台穴",针尖落下的位置,恰好是郡主此刻最痛之处,针尾的红绳在镜中飘动,组成"非攻"二字却又迅扭曲成"杀"字。

"《抱朴子》言镜能照妖,"素问转动镜面,镜中面具人的动作也随之改变,针尾的红绳在镜中组成"初七"二字,笔画间渗出的血丝正在镜面上游走,"可这墨家的窥心镜,照出的却是施术者的真容。当年墨瑶铸造这面镜子时,曾在背面刻下医道存真四字,如今却被人改成了鼎开魂聚。"她突然将镜面转向高公公,镜中高公公的面容正在扭曲,化作个穿粗布衣的汉子,手中握着的青铜针与狗剩惯用的一模一样,针身上刻着的"狗"字隐约可见。

高公公突然冷笑一声,袍袖下露出的青铜护腕正在光:"两位神医果然好眼力。只是这宫墙里的事,看得太透未必是福。"他拍了拍手,殿角的青铜钟突然自鸣,钟声的频率让郡主腕间的银镯炸裂,碎片在空中组成墨家的"唤魂阵",阵眼处的青铜碎片正在吸收郡主的气息,碎片边缘的齿痕与狗剩青铜符的缺口完全吻合。

灵枢将水晶杖插入地面,杖身的裂纹中渗出金色的光,照亮了铜镜背面刻着的小字——那是墨家失传的"医道阵"图谱,阵眼处标注的"紫宫穴",正是玄宗心悸作的痛点。"三百年前墨瑶铸造这面镜子,是为了让医者看清患者的气,"他握紧拼合的青铜符,符契爆出的青光让镜中面具人剧烈摇晃,面具下露出的半张脸,竟与密室墙壁上"狗"字刻痕旁的人影轮廓相同,"不是让你们用来害人的。你看镜中那医者的手法,分明是墨家活脉针的路数,却被你们改成了锁魂针!"

郡主突然指向窗外,太医院的方向升起道黑气,在空中凝成个巨大的青铜鼎虚影。"它它要出来了"她的瞳孔突然放大,镜中面具人摘下了面具,露出的面容竟与善堂老妪一模一样,只是眉心多了个青铜针孔,孔中渗出的金色液体,与水晶杖渗出的光芒同出一源,"老神仙救我"话音未落,她突然瘫倒在榻上,气息断绝,嘴角却带着诡异的微笑,那笑容的弧度,与墨家"假死符"上的符咒曲线完全一致。

四、诊案背后藏杀机

灵枢探向郡主鼻息的手突然停住——她的气息虽绝,脉却依旧在跳,只是脉象已变成与青铜鼎轰鸣相同的频率。他将内力注入郡主"涌泉穴",掌下传来的触感让他心头一震:"她的经脉里有机关!"随着内力运转,郡主的皮肤下浮现出无数细小的青铜丝,组成个微型的"气脉泵",与太医院药房里的机关一模一样,泵体上刻着的"初七"二字正在缓慢转动。

素问在郡主的枕下现本《墨道医经》,书页间夹着张人皮地图,标注着宫中七处藏有青铜碎片的位置,最后一处指向御书房的龙椅。她认出其中"坤宁宫"的标记旁,画着个极小的狗形图案,与密室墙壁上的"狗"字刻痕完全相同,图案旁的青铜针孔里,还残留着半根红色的丝线,与狗剩针囊里的丝线材质一致。"狗剩来过这里,"她将地图凑到烛光下,人皮突然渗出鲜血,在"初七"的日期上凝成个青铜针的形状,针尖指向的位置,恰好是郡主耳后的针孔,"他在给我们留线索。这地图的材质,是墨家特制的活皮纸,只有用医者的心头血才能显影。"

高公公突然推门而入,身后跟着的宫人身着黑衣,腰间的令牌刻着太医院的标记,背面却嵌着墨家的矩尺纹。"两位神医诊完了?"他的声音带着金属的质感,袍袖下露出的青铜针正在光,针身刻着的"鼎引"二字与灵枢掌心的黑气产生共鸣,"既然诊不出病因,就请随咱家去见陛下吧。"殿外传来锁链拖地的声响,与三百年前墨家机关城崩塌时的声纹完全一致,锁链的阴影在地面组成"死"字。

灵枢将青铜符贴在门上,符契爆出的青光让黑衣人无法靠近。他望着榻上"死去"的郡主,突然明白她嘴角微笑的含义——那不是临死的表情,而是墨家"假死术"的特征,三百年前墨瑶为躲避墨渊追杀,曾用此术瞒天过海,当时留下的医案记载,与眼前的症状分毫不差。"你们杀不了她,"他握紧腰间的剑,剑鞘上的道家符咒正在燃烧,火焰中浮现出墨瑶的虚影,正在用青铜针绘制"还魂阵","就像杀不了三百年前的墨瑶。这假死术的解药,藏在膻中穴的青铜丝里,你们以为能瞒天过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素问突然将铜镜掷向高公公,镜面在他面前碎裂,碎片中映出的高公公已化作青铜傀儡,关节处的矩尺纹正在蠕动,心口位置的青铜鼎碎片与太医院的鼎身严丝合缝。"你根本不是人,"她的指尖夹着三枚青铜针,针尾的红绳与空中的黑气相互缠绕,组成道家的"三清阵","你是墨渊用机关做的替身!傀儡的心核用的是墨家换魂木,遇银针即爆,我说得对吗?"随着银针射出,高公公的身体突然炸裂,化作无数青铜碎片,在空中组成"初七鼎开"四字,碎片的棱角处都刻着极小的"墨"字。当最后一片青铜碎片落地,郡主的"尸体"突然坐起,眼中闪烁着绿光,那光芒在瞳孔里凝成细小的青铜鼎,鼎耳的锁链正随着她的眨眼微微晃动。口中吐出的青铜针在空中组成"杀"字,针尾的红绳突然绷直,如蛛网般罩向灵枢与素问,绳上的倒刺泛着幽蓝的光,显然淬了剧毒。

灵枢挥剑斩断红绳的刹那,剑锋与青铜针碰撞出火星,火星落在地上竟化作只青铜蚁,顺着地砖的缝隙钻进深处。他护着素问后退时,靴底踩到块凸起的青砖,砖面突然翻转,露出底下藏着的墨家机关图,图上标注的"生门"位置,恰好是郡主卧榻的床脚。"是困龙阵,"灵枢的剑尖指向空中的"杀"字,那些青铜针正在缓慢旋转,组成墨家特有的矩尺纹,"三百年前墨渊用来困住墨瑶的阵法,没想到会在这里重现。"

素问突然现墙上的青铜镜碎片正在自动重组,镜缘的锯齿状裂痕相互咬合,出齿轮转动的声响,每块碎片边缘都浮现出细小的医理口诀,拼凑成完整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镜中浮现出终南山的轮廓,七十二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主峰的剪影竟与人体脊椎完全吻合。善堂老妪正站在青铜灯前,灯座上刻着的"七星续命"阵图正在光,她将半块青铜符扔进灯盏的动作带着诡异的虔诚,符契入水的刹那,灯油突然掀起三尺高的浪,浪尖上漂浮着无数个细小的"医"字。

灯芯爆出的火苗突然变绿,绿光中浮现出墨家机关城的虚影,在灯油里浮出的"初七"二字旁,还有个模糊的少年身影——那是阿竹,他被绑在青铜柱上,柱身的锁链正随着老妪的念咒收紧,深深勒进皮肉。少年的眉心多了个青铜针孔,孔中渗出的金色液体带着细微的荧光,顺着脸颊滑落,滴入盏刻着"鼎引"二字的青铜碗,碗底的纹路与灵枢掌心的黑气完全吻合,纹路间游走的机关虫正在缓慢啃食着"医道"二字。

阿竹的青铜符被钉在柱顶,符契上的矩尺纹正在被黑气吞噬,露出底下隐藏的墨家"血誓":"传灯者,以血饲鼎,生生不息。"他的眼神里还残留着不屈的光芒,口中反复念着的"非攻"二字被老妪用银针封住,针尾的红绳与青铜灯的灯芯相连,每跳动一下,少年的身体便剧烈抽搐一次,心口位置的衣衫已被血浸透,染红的布料正在自动组成"墨渊"二字。

"老神仙在逼阿竹成为鼎引?"素问的声音带着颤抖,她突然想起善堂老妪常说的话:"医道传承,总要有人献祭。"镜中的老妪突然抬头,目光穿透镜面落在两人身上,那眼神里的慈爱早已被冰冷的狂热取代。她的嘴角咧开诡异的弧度,从袖中取出的青铜针比寻常银针长三寸,针尾系着的红绳上,赫然挂着狗剩的银戒指,戒指上还缠着半根染血的丝线,丝线的材质与密室墙壁上的红绳一模一样。

老妪持针的手指上戴着枚玉扳指,扳指转动的瞬间,露出里面刻着的"墨瑶"二字,与三百年前医经上的落款完全相同。她将针尖对准阿竹眉心的动作带着精准的残忍,针身刺入的深度恰好是墨家"引魂术"的标准寸数,当针尖没入三分时,阿竹突然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声音穿透镜面在寝宫里回荡,与青铜鼎的轰鸣形成诡异的共鸣。

殿外的晨钟突然响起,恰好是寅时三刻。钟声的声波让空中的青铜针剧烈震颤,"杀"字突然解体,化作无数细小的"墨"字。灵枢望着镜中阿竹的身影,突然明白密室墙壁上"狗"字的含义——狗剩不是失踪,而是被炼成了"鼎引",而阿竹,将是下一个。他握紧手中的青铜符,符契上的矩尺纹正在与镜中阿竹的针孔产生共鸣,出蜂鸣般的警报,警报声的节奏,与三百年前墨瑶临终前敲响的青铜编钟完全相同。

郡主突然从榻上跃下,身形矫健得不像久病之人,她的指甲变得乌黑尖利,扑向灵枢的动作竟带着墨家"禽滑术"的影子。"你们都得死"她的声音里混着青铜摩擦的声响,颈后突然浮现出个青铜接口,与太医院药房里的机关傀儡如出一辙,"墨渊大人需要你们的精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枢侧身避开扑击,剑锋在郡主背后划出道火花,露出底下隐藏的青铜骨架。他突然注意到骨架的关节处刻着极小的"初七"二字,与青铜鼎碎片上的字迹完全一致。"她早就被炼成傀儡了,"灵枢的剑尖抵住郡主的"风府穴",那里的青铜接口正在渗出黑气,"真正的安康郡主,恐怕三个月前就已经"

话未说完,镜中的终南山突然爆红光,老妪将青铜针刺入阿竹的眉心,少年的身影剧烈挣扎,青铜碗里的金色液体突然沸腾,在灯油上组成个巨大的"医"字。与此同时,灵枢掌中的青铜符突然烫,符契上的矩尺纹全部亮起,在地面投射出《墨道医经》的总纲,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正缓缓浮现出狗剩的字迹:"终南山顶青铜棺"

郡主的傀儡身躯突然僵直,颈后的青铜接口喷出黑色的雾气,在空中凝成墨渊的虚影。"初七已近,"虚影的声音让铜镜剧烈震颤,镜中阿竹的身影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口巨大的青铜鼎,鼎身刻满了医者的名字,"你们以为能改变宿命?三百年前墨瑶没做到,现在你们也一样。"

当墨渊的虚影消散,郡主的身躯轰然倒地,化作堆青铜碎片。灵枢捡起块碎片,现背面刻着的"鼎引三"字样,与镜中青铜碗的标记完全相同。他望向重新变得模糊的铜镜,镜中终南山的轮廓正在淡去,最后留下的,是老妪转身时不慎露出的腕间——那里戴着的银镯,与安康郡主生前戴的一模一样,镯身刻着的"安康"二字旁,还藏着个极小的"墨"字。

喜欢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请大家收藏:dududu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