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世妇告诉我,现在在辟雍学礼的两名王姬,是周王最小的两个妹妹,年纪只相差几个月,稍长的叫栎,另一个叫瑗。连同四名宗姬,一共六人,太后授命栎的保氏侑总理诸姬日常生活。
前来迎接的正是保氏侑,她胖胖的,年纪和王姒差不多,满面和蔼。和我见礼后,她领着我从闱门进入宫院之中。
保氏侑边走边对我说:“诸王姬宗姬在这宫中歇宿,每日往宗庙塾中受教。臣妇得太后示下,将公女安排与诸姬一同居住。”说着,她领我走进一间宽敞的偏室,微笑道:“公女住所就是此处,诸姬小食前方才归来,公女可先安顿歇息。”
我向她行礼致谢,保氏侑回礼,退了下去。
寺人衿指挥宫人将行李搬进来,打开包袱,一件件地收拾出来。
我四周看看,这屋子还算整洁舒适,走出门外,入眼便是满满的青葱花木,深吸一口气,满是清新芳香。
心情顿时舒畅了一些,人道山水怡情,在这样的地方住下,或许真能淡忘些烦恼。
下午将尽,有寺人前来,说诸王姬宗姬已经回宫,保氏侑请我到堂上与诸姬一道用膳。
我跟随他走到堂上,只见里面好不热闹,五六个少女正分次坐在席上,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上首的两名少女衣饰特别华贵,相貌有三四分相像,长得清丽不俗,想来她们就是两个王姬了。
见我来,保氏侑让少女们安静,引我上前与王姬和宗姬们见礼。
听说我就是来与乐师一同教习音律的人,她们脸上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此女尚是总角,怎能委以师氏之职?”一名王姬皱眉道。
保氏侑道:“王姬勿虑,公女虽年少,却精通音乐,太后看中,特地将公女送来伴学。”
大概是王姒的名头太响,那王姬和另一名王姬对视一眼,微微颔首,不再说什么。
接着,保氏侑又让我挨着王姬们坐下。
这时,一名宗姬不满地说:“她乃方国公女,怎可先于宗姬坐在王姬下首?”
保氏侑严厉地看着她,道:“公女虽为伴学,却位同师氏,尊师之礼,宗姬难道忘了?”
那宗姬一下红了脸,扭过头去。
众女面面相觑,堂上一阵寂静。
我看着她们,心里苦笑,这保氏侑当真强悍,她是怕我镇不住,想帮我立威吗?
没过多久,寺人鱼贯将膳食传上,气氛稍缓,少女们才又开始说起话来。
两名王姬也不例外,一边洗手一边聊着今天学礼的事。
刚才质疑我的那位王姬抱怨说女师太啰唆,那些礼仪明明她从小就知道,还要她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另一位王姬笑着说:“瑗,你可要当心,女师说明日若再背不全可要罚了。”
原来她就是瑗,那另一位就是栎了。
瑗不以为然,道:“无妨,我倒要看看她敢怎么罚。”
栎轻轻摇头,无奈地笑。
“食不可言语!”保氏侑道,所有人立刻不再出声,专心吃饭。
小师[&小师:宫廷的高级乐官。
]箴是辟雍里等级最高的乐官,四五十岁的样子,平时负责周庙的祭祀礼乐,诸姬原来的教习乐师卧病后,他就调来代课。
和大多数乐师一样,小师箴是个盲人。这个时代还没有乐谱,所有的音韵都是靠口传心授,因此,记忆力比普通人要强的盲人便成为乐师的主体。
虽然双目失明,他的耳朵却相当敏锐,诸姬无论是歌唱还是弹琴,有一人懈怠,音偏了,他立刻就能将她指出来,准确无误。
对我这个助教的水平,小师箴还挺满意,不过,和王姒一样,他坚决反对我用商音,即使是作为润饰也不行。因此,他很少让我演示,我的工作只是负责帮他纠正各人的技术。
学生们却和老师不一样,说我弹的曲子新鲜好听,回到宫室中,她们就走到我的房里去听我弹琴。保氏侑不熟音律,也不阻拦,几天工夫,我和诸姬渐渐地熟稔了起来,关系不再像刚来时那样冷淡。
宫院旁,古树嶙峋,根根翠竹青绿欲滴,一条小溪从辟雍后面的山梁上淌下来,穿过竹林,蜿蜒地朝前方淙淙流去。
诸姬每天习乐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我还是很闲的。
辟雍不是王城里的宫殿,没有太多条条框框,保氏侑也并不严格限制我的自由,只要有人跟着,可以随意地走动。
“不知这溪水一路奔流,是要汇入哪里?”寺人衿好奇地说。
我看看前面,溪水沿着地势,直探入雾蒙蒙的稀树丛中,幽幽的,似乎别有洞天。我玩心顿起,笑道:“你我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寺人衿忙摇头,说:“不可,当下春暖之时,若遇着长虫可如何是好?”
我四周看看,在地上拾起两根细长的竹竿,递给她一根,道:“别怕,虫兽其实都是惧人的,打着草就可以将它们吓走。再者,那林木稀疏,草也不高,想是平日里囿人常来打理,有甚可怕?”
“这……”寺人衿看看那边,犹豫了一下,点头道:“便如君主所愿,只是,君主须紧跟在小人身后。”
我微笑点头:“好。”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拿着竹竿,沿着溪水朝下游走去。
林间绕着淡淡的雾气,鸟语声声,地上的草丛中开满了各色的小花,草叶间还含着晶莹的露水,煞是可爱。不过,欣赏美景之余,我也提着十二分小心,寺人衿说得对,其中极有可能藏着蛇,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血清,被毒蛇咬上一口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