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 > 第389章 五夫传说口口相传故事(第1页)

第389章 五夫传说口口相传故事(第1页)

归墟境的信仰碑在暮色中泛起暖光,碑上的万民心愿突然化作金色丝线,在空中织成无数小人——有农夫、书生、牧民、渔翁,他们围坐在一起,口中传出细碎的讲述声。姜暖指尖的星核轻颤,那些声音骤然清晰,竟是关于五夫的传说。苏玉瑾培育的"传声花"在碑下绽放,每朵花蕊都藏着不同的故事,风过时便传出孩童般的吟诵。

"是信仰之力在复述记忆。"沈墨书的文道令牌浮起无数文字,在空中组成"百物语"三个字。他俯身拾起片飘落的花瓣,花瓣上浮现出人间老妪讲故事的画面:"众生将五夫的事迹编成传说,口口相传间,已化作新的法则印记。"谢无咎的星象罗盘转动,二十八星宿在天际排列成"说书台",罗盘表面的星轨流淌着故事片段——有孩童听星神传说时眼中的星光,有战士讲战神故事时紧握的拳头,每种情绪都凝成星子的光晕。

楚临风的镇岳戟斜插在信仰碑旁,戟身的战道符文化作皮影,正演绎着他开辟河道的事迹。"战道的传说该带着烟火气。"他望着皮影中自己的身影,那些过于神化的细节已被百姓添上生活气息——比如他开渠时会渴得喝溪水,会累得靠在树下打盹,"这样才像个会护着苍生的人。"

萧战的兽魂令牌飞出无数兽皮卷,上面用炭笔绘着五夫与灵兽的故事:白虎驮着迷路的孩童回家,小熊猫用灵蜜治好瞎眼的老狗,混沌兽帮农户耕田时不小心踩坏菜苗。"百姓总爱给灵兽加戏。"他笑着抚摸白虎的尾巴,白虎却用脑袋蹭他的手心,仿佛在说"这些都是真的"。

苏玉瑾的药箱里滚出个陶俑,是人间匠人捏的"药仙像",像中的苏玉瑾背着药篓,身边跟着叼着药草的灵蝶。"他们把清瘴草叫苏郎叶,把忘忧丹叫玉瑾丸。"她拿起陶俑,指尖拂过药篓上的纹路,"连药草的名字都带着故事。"

姜暖望着信仰碑前穿梭的故事小人,星核突然射出五道光束,将传说中的五夫形象与真人重叠。"传说会走样,却藏着最真挚的敬意。"她的声音混着花瓣的吟诵,"我们该听听,众生心中的我们,是什么模样。"

北境孩童说:星神谢无咎

信仰碑东侧的花瓣传出脆生生的童音,讲的是谢无咎在北境救孩童的故事。人间传说里,星神谢无咎的银能化作星河,每根丝都系着颗星辰,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不冻的泉眼。

"那年北境大雪封山,阿爹进山寻柴没回来,我和弟弟在山洞里快冻僵了。"故事里的孩童蜷缩在碑下,指着天际的北斗七星,"突然洞外亮起白光,个银仙人踏雪而来,他的手一挥,雪花就绕着我们飞,他的眼望过来,我们就不冷了。"传说里的谢无咎没用星象罗盘,而是摘下鬓边的星辰,塞进孩童手里:"这是暖星子,揣在怀里,能暖三个冬天。"

谢无咎听着,指尖捏出颗星子,化作传说中的暖星子,轻轻放在碑下。"他们总把星力说成暖炉。"他望着孩童将星子塞进怀里的模样,眼底泛起笑意,"倒比星象法则好懂。"星象罗盘突然亮起,映出人间某个雪夜,有个白老妪正给孙儿讲星神故事,她手中的暖手炉,正是用刻着星纹的石头做的。

西域牧民唱:战神楚临风

西侧的兽皮卷上画着楚临风战沙暴的场景,配着牧民的牧歌。传说中的楚将军有丈高,镇岳戟能化作山脉,他的战靴踏过之处,戈壁能长出青草,他的披风扫过之地,黄沙会变成羊群。

"沙暴来那天,我们的帐篷像纸糊的,阿爷说完了,突然天边飞来道红光!"牧歌里的楚临风没穿战甲,而是披着打补丁的披风,他挥戟时不是用战气,而是喊着"乡亲们躲好",沙暴里的石头砸在他背上,他却笑着说"比训练时的石锁轻"。最动人的是结尾——他筑的沙墙开花了,牧民说那是战神的血化成的,每朵花都长着小小的战戟花苞。

楚临风摸着戟身的战纹,那里确实有处凹陷,是当年为护牧民挡巨石留下的。"他们把伤疤说成花。"他望着沙墙开花的插画,突然用战气在碑上刻了朵花,"倒比战道符文浪漫。"远处的兽皮卷突然翻动,画出个牧民少年,正用红布扎着小战戟,在草原上模仿楚临风挥戟的模样。

南疆寨老讲:药仙苏玉瑾

南侧的陶俑旁堆着药草,寨老的声音带着沙哑,说的是苏玉瑾治瘴气的故事。传说里的药仙苏玉瑾有双透明的手,能看见草里的灵气,他的药篓永远装不满,灵蝶会跟着他的笛声飞,连毒蛇见了他,都会衔来解毒的草药。

"我阿娘当年中了瘴气,脸肿得像南瓜,是药仙半夜背着鼎来的。"寨老的故事里,苏玉瑾没念咒语,而是给阿娘唱摇篮曲,灵蝶不是碧火变的,是他用笛子吹出来的,"他临走前教我们种清瘴草,说草比仙药可靠,现在我们寨子里的姑娘,都会唱他的笛子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玉瑾的药箱里正好有支竹笛,是当年寨里的孩童送的,竹身上刻着歪歪扭扭的"仙师"二字。"他们把药法说成歌谣。"他吹了段简单的调子,信仰碑上的清瘴草突然开花,"倒比药诀好记。"陶俑的药篓里,不知何时多了束新鲜的清瘴草,是人间来祭拜的寨民放的。

东境渔民笑:兽王萧战

东侧的故事小人里,萧战总和白虎、小熊猫在一起。渔民说兽王能听懂鱼虾说话,白虎的爪子能划开巨浪,小熊猫的蜜罐能酿出"平安水",洒在船上,再大的风浪都翻不了船。

"那次出海遇着怪浪,船板裂了缝,我正哭呢,就看见浪里有个穿兽皮的公子,骑着白老虎,后面跟着个圆滚滚的小东西。"渔民的故事里,萧战没指挥灵兽,而是跳进水里堵船缝,白虎用尾巴当船桨,小熊猫把蜜罐里的蜜涂在裂缝上,"那蜜真神,裂缝就长上了!公子说别怕,海里的朋友会送你们回家,果然一群大鱼顶着船往岸边游。"

萧战看着故事里小熊猫叉腰得意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小熊猫听见,立刻抱着蜜罐跑过来,把灵蜜往他嘴里塞,仿佛在说"我本来就很厉害"。远处的海面上,有艘渔船正在祭拜,船帆上画着白虎和小熊猫,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萧战大哥"。

中原书生吟:文圣沈墨书

北侧的文道文字组成诗篇,讲的是沈墨书救疫区的故事。传说里的文圣有支神笔,写"生"字能让枯木芽,写"安"字能让病人退烧,他的《防疫录》不是竹简,是画着小人的画册,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看懂。

"疫病最凶时,城里的棺材铺都来不及做棺材,沈先生穿着布衣来的,他不戴口罩,说怕啥,字能驱邪。"书生的吟诵里,沈墨书没布道,而是给病人读故事,讲归墟境的花开,讲灵兽的趣事,"有个快断气的小孩,听他说小熊猫偷蜂蜜,突然笑了,病就好了大半。"百姓把他的书卷成护身符,说"揣着沈先生的字,啥病都不怕"。

沈墨书翻开《苍生录》,最新的一页画着个孩童,正用树枝在地上写"沈墨书"三个字。"他们把文道说成故事。"他提笔添了笔,孩童的旁边多了只叼着书卷的小熊猫,"倒比经文更入心。"文渊阁的窗台上,不知何时多了束桂花,是人间书生来祭拜时放的,说"文圣该闻着书香"。

九州百姓唱:女君姜暖

信仰碑顶端的光束凝成姜暖的身影,所有传说在此汇聚。人间说她是星核变的,能听懂万物说话,她走过的地方,石头会点头,草木会鞠躬,五夫是她招来的星、请来的神、寻来的仙、救来的兽、聘来的圣。

有个最流行的故事:姜暖第一次到人间,穿的是粗布裙,看见饿肚子的孩童,就把星核掰成小块,说"吃吧,这是归墟境的糖";孩童们吃了,竟能看见归墟境的灵草在自己手心芽。百姓说"女君的糖能种出好日子",于是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摆着块亮晶晶的石头,说是"姜暖姐姐的糖"。

姜暖摸着星核,那里确实有处缺口,是元年时给饥饿的灵兽幼崽分灵核本源留下的。"他们把星核说成糖。"她望着碑下捧着石头的孩童,眼眶热,"倒比法则更甜。"五夫走到她身边,谢无咎的星子落在她间,楚临风的战气为她拢紧披风,苏玉瑾的药香绕着她盘旋,萧战的白虎用脑袋蹭她的手心,沈墨书的笔尖为她拂去肩上的花瓣。

暮色渐深,传说小人渐渐融入信仰碑,碑上浮现出最新的画面:五夫与姜暖并肩站在归墟境门口,笑着迎接来的百姓,孩童扯着谢无咎的银,牧民给楚临风递奶茶,寨老向苏玉瑾献药草,渔民拉着萧战看新打的鱼,书生给沈墨书读新诗,姜暖站在中间,手里牵着个刚学会走路的娃娃,娃娃手里攥着块亮晶晶的石头。

"传说会变,心意不变。"姜暖轻声道,五夫同时颔。传声花突然齐鸣,唱出九州百姓新编的歌谣:"星不落,战不休,药香绕,兽魂守,文长流,女君在,岁月柔。"歌声里,信仰碑的光芒与归墟境的法则相融,化作道彩虹,一头连着归墟境,一头接着人间界。

从此,每当有新生儿降生,父母会指着彩虹说:"那是五夫和女君在看着我们呢。"每当有孩童问,老人会笑着说:"想听故事?先给你讲讲归墟境的糖"这些故事像种子,落在每个生灵的心里,长出新的传说,永远流传。

喜欢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请大家收藏:dududu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