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黑月光她强取豪夺之后 > 第三百七十五章 鹤唳(第1页)

第三百七十五章 鹤唳(第1页)

次日一早,不过五更,郭修志便来甘泉宫回禀,昨夜里右扶风府丞毕正义在午门外跪了一夜,自言其收受贿赂良心不安,特向皇帝请罪从轻落。

他说完,将毕正义的请罪折子呈上,温钰拿来一看,步履微有凝滞,眉毛和嘴巴都情不自禁地绷紧。

原是两日前,右扶风执行缉拿罪犯的公务,因淳于氏生得与罪犯相似,便拿进了衙门里逐待核查。

可谁知这淳于氏正是吏部侍郎滕元明的表妹,此番是来京中与滕元明完婚的。

未婚妻被缉拿,滕元明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几番到右扶风府施压,皆被郭子坤以执行公务驳回,直至威逼加利诱,用三千七百两白银贿赂专管此事的府丞毕正义,才将未经审查的淳于氏带回府中。

三千两多雪花银,这对于一个九品府丞来说已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近来朝中整顿吏治极其严苛,屈于这种形势下,毕正义内心惶恐,连夜里便主动自认罪。

媞祯观他面色不佳,伸手取过折子细看。

片刻合上道:“扰乱两府审查程序,贿赂审查官,滕侍郎是关心则乱。其实以淳于氏出身,与罪犯相差偏颇,既是清白的,右扶风核查过后也就放了,反倒是现在……”

温钰重重喘息,“真是多此一举!”

媞祯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只是朝中监管吏治正严,他偏偏撞在了枪口上,毕正义在午门跪了一夜,怕现在整个长安都已风声鹤唳了。”

说着她话锋一转,“但是自然,可大可小也全在陛下,就看陛下肯不肯给朱嵇一个薄面了。”

滕元明是朱嵇的学生,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若眼下顾念旧情,那么朝中百官以致地方官员必将因皇帝偏私,而心生不满,更不利于前朝安稳。

如此利害关系,温钰怎不明白。

只见他额间青筋窜动,咬牙切齿道:“就是因为他是老师的学生,朕才不能轻纵!”

“连朕都开始徇私舞弊,姑息养奸,那往后朕还有什么信誉弹压百官,且不连整顿吏治都成了笑话?”

他看得如此通透,媞祯亦默然,良久只道:“官员授贿,自秦至今定罪有轻有重,黥面、廷杖、流放、死刑,那陛下以为滕元明罪当如何?”

温钰心里霎时涌起一股酸涩之感,俩手用力按着桌案才得以镇定。

“朕念及师恩,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让廷尉司将滕元明缉拿抄家,定罪后流放岭南。至于毕正义……”

“迷途知返,却有贪墨之嫌,着廷仗二十,革职遣乡。”

然滕元明入狱后,却对毕正义的证词全然否却:“滕某自受朱太傅教诲,何敢知法犯法?完全是在毕府丞审查核实之后,才将淳于氏带走,怎就成了行贿夺人了?”

并请廷尉司将他的陈情书带给皇帝,皇帝自然将信将疑。

可毕正义也将三千七百两贪墨银两奉上,这些钱是区区一个末流小官存储不起的,又何来毕正义去栽赃陷害他?

人证物证俱在,滕元明的口供根本不是一提。

原以为这回将要尘埃落定,然而到了傍晚,廷尉司左监薄云天一路非快的往甘泉宫求见。

以为是滕元明还有什么话要带到,温钰本不想见,谁知宋桧却说,左监此番觐见,是与地方郡向朝廷捐纳修缮饷银有关。

事关民生,温钰不得不问,便着人请廷尉司左监进来。

那左监进殿行了一礼,旋即道:“今儿午后,臣带廷尉司衙役到滕府抄检十数万两白银,其中七万两锁在后院的角楼里,极其隐秘,可放置银两的箱子未曾落灰,想是滕大人近来得所得之财。可短期之内生财万两,这实在是可疑可怕。”

说着不觉咕咚了一口吐沫,“如是臣私下里查探,觉此番东南十六郡捐于朝廷修缮北地的饷银足足少了七万两。”

京中捐善一事,度支部早于上月完善。但各地方郡县众多,三月初饷银才陆续运至京城,后由六部共同调停计入国库。

而滕元明所负责的就是东南十六郡。

此番从中取利,简直比贪墨寻常银两更令人骇然。

话说的如雷贯耳,温钰眼里沁出鲜红的血丝。

早前他是有心看在朱嵇面上,才法外开恩,饶滕元明不死,但这回呢?

谋夺修缮银两,枉顾民生哀怨,其心当诛更可灭。

刹那间他心里失去了所有的温情与顾忌,着令廷尉司严加查办,一经核实按律问斩。

接踵而至的祸端的呈在滕元明面前,此刻他入定似的看着眼前的状纸,冷冷一笑,画不画押的……还要紧么?

李怡府摩挲了下自己的胡子,亲自把印泥递给他,“滕大人请吧,早认了罪也少受点苦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