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一进门,杨玄就见到一个中年女子跪坐在案几后,右手握着戒尺,轻轻拍着左手的手心。
&esp;&esp;这……
&esp;&esp;女子板着脸道:“我是安紫雨。”
&esp;&esp;“见过司业。”想到先前包冬说要为自己点三炷香,杨玄不禁有些紧张。
&esp;&esp;安紫雨手指头一动,戒尺便在指尖来回转动,灵巧之极。她看了杨玄一眼,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国子监为何珍贵?只因国子监的学生一出来便是官员。可国子监不是太学,凭什么让你等为官?”
&esp;&esp;我不知道啊!
&esp;&esp;杨玄刚想开口,安紫雨用戒尺拍拍案几,“太学等地方是官学,出来也能为官。可国子监却是玄学,要想为官便要更为刻苦。新人一来就得去磨砺,磨砺好了心性,才能袭承我玄学的衣钵。”
&esp;&esp;玄学……杨玄想到了那个在门口跌倒的学生。
&esp;&esp;他走神了。
&esp;&esp;啪!
&esp;&esp;手背剧痛之下,杨玄不禁弹了起来。
&esp;&esp;戒尺依旧在安紫雨的手中,她板着脸,“国子监的新人,必须去长安县或是万年县打磨,半日在国子监读书,半日在两处做事。你去何处?”
&esp;&esp;嘶嘶!
&esp;&esp;杨玄看了一眼肿起的手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安紫雨说道:“长安县县令喜好清谈,对我国子监颇为友善。万年县县令黄文尊倨傲,不过他能从孝敬皇帝的侍卫做到万年县令,手腕不缺。你选哪一处?”
&esp;&esp;孝敬皇帝的侍卫?
&esp;&esp;杨玄看到了安紫雨嘴角的不屑之色,就知晓这位司业看不起黄文尊。
&esp;&esp;“我去万年县。”
&esp;&esp;安紫雨一怔,“为何?”
&esp;&esp;杨玄诚恳的道:“司业你说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esp;&esp;“我国子监的学生在各处做事,依旧能有升迁,你若是去了万年县……”安紫雨楞住了,摆摆手,“且去。”
&esp;&esp;且去在这等时候就带着一个滚字的含义。
&esp;&esp;还能升迁?这不是在职读书吗?难怪国子监这么红火。杨玄麻溜的滚了。
&esp;&esp;“这少年穷困潦倒,依旧不折不挠,呜呜呜……”
&esp;&esp;门外,杨玄想起一件事,回身进来。
&esp;&esp;“司……司业?”
&esp;&esp;安紫雨在哽咽,摆摆手,“滚!”
&esp;&esp;门外传来了钟会的声音,“安司业修的乃是苦情系,不过当年她出了些偏差,同情心难免泛滥了些。”
&esp;&esp;了解!
&esp;&esp;杨玄回身行礼,问道:“教授,我若是修习玄学,可会如此?”
&esp;&esp;“自然不会。”钟会抚须,微笑道:“我玄学博大精深,讲究的是无为……”
&esp;&esp;无所谓。
&esp;&esp;杨玄帮他补上了这个。
&esp;&esp;钟会仔细想想,“最近五十载,我玄学出了偏差的不过十人而已。”
&esp;&esp;十人!
&esp;&esp;杨玄的腿有些软,“教授……”
&esp;&esp;现在退学可还来得及?
&esp;&esp;钟会饶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五年一人,多乎哉?”
&esp;&esp;杨玄心想是不多。
&esp;&esp;钟会叹道:“国子监每年招三十人,加上还在就读的六十人,共计九十人……多乎哉?”
&esp;&esp;“教授,要读几年?”
&esp;&esp;钟会伸出三根手指头。
&esp;&esp;三年?
&esp;&esp;五年出一个偏差,是不多。
&esp;&esp;杨玄感慨的道:“司业这般的最严重吧?”
&esp;&esp;钟会摇头,“她最轻。”
&esp;&esp;……
&esp;&esp;万年县。
&esp;&esp;县令黄文尊和县丞邱省说话,边上还有数人。
&esp;&esp;黄文尊四十余岁,体型颇为肥硕,神色冷漠,颇为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