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咱家自制的野莓酱!纯天然,不添加!"
李婶洪亮的声音在夏家村集市上格外醒目。她穿着崭新的蓝布衫,头梳得一丝不苟,站在自家精心布置的摊位前,双手捧着几个小巧的玻璃瓶,向路过的游客热情推销。
夏澜站在不远处,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曾经最反对旅游开、最爱嚼舌根的女人,如今竟成了最积极的参与者!
"阿桃!"李婶眼尖地现了她,兴奋地招手,"快来尝尝我新做的野莓酱!"
夏澜走过去,接过小瓶子。琥珀色的酱体里悬浮着完整的野莓果粒,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她拧开盖子尝了一口,酸甜适中,还带着一丝薄荷的清凉。
"好吃!"夏澜由衷赞叹,"李婶,您这手艺绝了!"
李婶脸上笑开了花:"还不是你教的好!"她压低声音,"按你说的,加了点那个特殊蜂蜜,味道立马不一样了!"
夏澜会意地眨眨眼。所谓的"特殊蜂蜜",其实是她在空间里用星形植物花蜜调制的,有提味增香的神奇效果。她偷偷给几个示范户分了一点,没想到李婶用得这么巧妙。
"李婶,您这摊位布置得真漂亮。"夏澜环顾四周。简易木架上整齐摆放着野莓酱、腌咸菜、干蘑菇等农产品,每个瓶子都贴着统一的手写标签,还用红布条扎着,乡土中透着精致。
"嗨,还不是跟你们学的!"李婶不好意思地搓搓手,"我家那口子连夜打的架子,闺女给写的标签"她突然拉住夏澜,"对了,有个事想请教你。"
她神秘兮兮地领着夏澜来到摊位后面的小园子。这里原本是块荒地,现在却被改造成了分层种植区——上层是果树,中间种药材,下层铺着野莓藤。
"你看,我按你说的科学种植弄的,"李婶骄傲地介绍,"果树遮阴,药材喜阴,野莓护根一块地三样收成!"
夏澜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确实是空间种植技术的简化版,但她只随口提过一次,没想到李婶不仅记住了,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太棒了!"她蹲下身检查土壤,"您这改良比我的方法还实用!"
李婶的脸红得像她种的野莓:"真的?那那我能教别人不?"
"当然!这完全可以作为咱们村的特色种植示范!"
正说着,几个游客被这独特的种植方式吸引过来。
"这是什么种植法?好新奇!"
"能拍照吗?"
"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啊!"
李婶起初有些拘谨,但在夏澜鼓励下,很快流畅地讲解起来。她朴实的话语和实实在在的种植经验,反而比专业术语更有说服力。游客们听得连连点头,相机快门声不断。
"大姐,您这野莓卖吗?"一个戴草帽的女士问。
"卖!现摘现卖!"李婶麻利地拿出几个小篮子,"五毛钱一篮,自己摘!"
孩子们欢呼着冲进莓园,大人们也兴致勃勃地加入。李婶穿梭其间,耐心指导如何避开刺、挑选熟果。当一个小女孩不小心被刺扎哭时,李婶没有像从前那样嫌城里孩子娇气,而是蹲下身轻轻吹着孩子的手指,从兜里掏出特制的小瓶蜂蜜。
"不哭不哭,尝尝这个,甜着呢!"
小女孩破涕为笑,舔着蜂蜜的样子被家长迅抓拍。这个温馨的瞬间,后来成了夏家村旅游宣传的经典照片。
中午,夏澜带着考察团路过李婶家,现她正在院子里招待几位游客吃饭。简易的木桌上摆着四菜一汤——野莓烧排骨、清炒山野菜、蘑菇炖小鸡、凉拌蕨根粉,还有一盆香气扑鼻的菌子汤。
"阿桃!"李婶热情招呼,"正好尝尝我的拿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