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京上下听闻此事也一片唏嘘。
如今权佞已除,天下逐渐恢复了太平,陛下身体如今在澜清世子妙手回春的医术下也一日好过一日,却未曾想,不过短短半年,这断头台上便又迎来了人。
安乐候涉嫌谋逆,却因未造成大过而仅仅被抄家流放,可惜却妄图逃走,惹怒陛下,因此被押返京中,斩首示众,告诫天下人。
如今两人同一日行刑,想必这对曾经的义父义女黄泉路上相伴,倒也不会寂寞了。
望着泪眼朦胧,不知是悔是恨的叶蓁蓁,狱卒们神色冰冷。
……
天启十九年。
天下大定,天启帝重临皇位后,整顿朝纲,不过半月之余,病气尽除,天下皆惊。
由此,澜清世子之名传遍天下。
但自此之后,世人却遍寻其踪而不得。
天下何其大,如今百姓早已褪去半年前的惊惶之态,当下世间安宁,因而处处也可闻商贩叫卖吆喝,稚童欢声笑语。
斗转星移,正是夏季。
“公子,明珠小姐来信,说有急事要找您。”
随从安澜望着不远处神色恬淡,如玉般的俊秀公子,缓步上前,将君明珠的信恭谨递上。
自从世子治好了当今的病后,他们二人便离开了京城的繁华之地,跟随镇国将军先是去了边关,其后又游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定居于江南。
世人都说自家世子年轻气盛,因而拒绝了陛下的诸多封赏,暗中多有非议。
但此刻安澜望着眼前手持医典,眉眼清朗,神色惬意的如玉公子,心中却难免不平。
自家世子这些年游遍大江南北,不知医治好了多少人的性命,被百姓感念誉为妙手仙人,那些纸醉金迷的权贵又怎配妄议。
“小姐要来江南了。”
重华打开信后,大概扫了眼君明珠堪称一觉的笔墨,淡淡笑了,微微摇头道:“如今府上只有你我二人,这两日你替她挑两个丫鬟进府。”
君明珠信上叫苦连天,如今她到了该定亲的年纪,澄阳郡主虽说平日不催,但时常带着她去参加一些闺中聚会。
美其名曰,让她多见交往些好友,以免孤单,实则,却是妥妥的相亲大会。
虽然信上君明珠未提及太深,但是重华从她心虚的口吻里,也能猜出几分,莫不过京城里又有那家公子被她揍了,所以要来找自己避难。
作为一个过来人,重华对君明珠的遭遇万分感同身受,自然也不介意这点小事,何况如今编书一事也临近收尾,他也不算繁忙。
“是,世子。”
目送着随从远去,重华惬意的斜倚在摇椅上,淡然的望着云卷云舒,眸底安宁又淡然。
如今天下间,能威胁到澄阳郡主跟君明珠的人已不多,他也算是完成了原身最初的愿望。
世人都知自己拒绝了加官晋爵,天子的封赏,却不知自己也同天子做了交易。
若非如此,依自己惫懒的性子,又怎么不辞辛劳的跑边大江南北,为天下问诊。
如今的世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哪怕他治好了傅家,治好了皇帝,世人注意到了他,却也仅限如此。
开医举,为后世铸医典。
道阻且长,原身走不完的路,他自然会替其走完。
……
“小姐,这便是江南吗!?”
君明珠跟婢女望着扬州景色,兴致盎然的打量着周围,透过车窗,目光难掩惊叹,兴奋不已的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难怪大哥留在这里就不走了!这里的姑娘也太好看了些吧!”
婢女见君明珠眼睛亮晶晶的盯着那些闺阁小姐们打量,也不由点头赞同,“世子爷也是该娶亲了。”
“这里的姑娘简直比京中的那些贵女们都要好看!郡主瞧见了一定欢*喜。”
江南多文人,此地女子们身上的气质也婉约风流,眉眼秀丽,仿佛有一种天然的魅力,引人瞩目。
直到听闻一妇人哭泣声,君明珠才依依不舍不舍地收回打量的目光,可下一瞬,却不由微微怔住。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
妇人含泪牵着骨瘦如柴,面色通红的稚童,跪在那戴着幕篱的公子身前,不停叩首:“大夫,求求您了大夫。”
周遭已经围满了人,望着那妇人的目光虽然同情怜悯,但却纷纷捂鼻,对其避之不及。
见君明珠怔然的望着这一幕,丫鬟不由奇怪,小声对她道:“小姐可是同情那妇人,可要奴婢去给她些银钱?”
却见她微微摇头道:“不必了。”
丫鬟迷惑不解,正要问原因,耳边却传来:“哥哥自然会治好她的。”
收回目光,君明珠想到此次来江南的目的,心中也不由幽幽叹了口气,母亲此行想要让她催哥哥早日成亲,却不知她早边瞧出来了,不论是曾经那个软弱温和的大哥。
亦或者拒亲后,变化颇大的大哥。
二人虽愈发看似不同,但却有一点,自始至终从未变过,世人所认知的追求,或是男女情爱,从来都不是他们心中所求。
而这世上,也不是所有人都求功名利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