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别青山 > 140150(第12页)

140150(第12页)

她翻开小册子的第一页,才发现其上竟然没有文字,反而用墨笔画了一座巍峨的高山。

高山之下,是骑在马上的点点人影,朝那高山走去。而人影身后,是一座庙宇。

程荀的眼睛情不自禁地睁大,嘴唇开合,竟一时怔住了。

这是……他从金佛寺离开,前往扎营在昆仑山下的瓦剌西路大军时的场景。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程荀喉头发紧,一股潮热从胸膛向上翻涌,不断冲击着程荀的眼眶。

她继续往后翻。

第二张画,画的是月下的篝火。

营帐驻扎在溪水畔,马儿在溪边喝水,将士们围着篝火取暖。而人群之外,一个人独自站在一侧,仰头望着月亮。

第三张画,画的是崎岖山路上的风雪。

狭窄的山脊,是翻阅群山唯一的去路。白雪覆盖高山之上,裸露的巨石横亘在山脊中间,黑色的人点儿牵着马匹,弯腰躲避风雪,小心翼翼地从旁穿行。

第四张画,画的是雪原边缘的山林。

高大繁茂的松林中人影绰约,枝叶之间依稀可见远处黑压压的大军。而画面正中,却突兀地画着一株梅树。周围人来人往,一个小小的背影站在树前,仰头嗅闻着梅香。

第五张画,只画了一面倒在泥地之中的瓦剌旗帜。

画纸边缘蹭上了些许血污,有人仓促擦去,却在纸张别处留下了带血的指纹。

第六张画,画的是行军跋涉的夜晚。

一轮残月挂在天上,山谷中密密麻麻塞满了行走的兵马。山崖之上,一人带着兜鍪,高高坐在马上,面朝着一座庙宇的方向。

第七张,第八张,第九张,第十张……

程荀蹲在木箱边,蹲得腿脚发麻,却身体好似浑然不觉,只捏着那画册,一张张往后翻。

画册的纸张有些发皱,再往后翻几页,有些纸上落了水滴泥污,还有血滴被人擦去的痕迹。

这画也并不精美。画工平平无奇,没有旁的彩墨,一看便是用随行画笔匆匆画成的。几处线条还有些摇晃抖动的痕迹,像是在马背上行走时,匆匆画下的。

翻到后来,程荀几乎看不到行军打仗的内容了。

那皱巴巴的、笔触潦草的画里,画着烤得焦黑的野兔,画着山野间一丛绽放的花,画着从遥远村落里飘起的炊烟,画着弥漫晨雾的山,画着落日下的粼粼的河。

日复一复的筹谋埋伏、奔走列阵、对垒拼杀,日夜面对的刀枪血肉、牺牲阵亡,那一切真实的时刻,被他小心地藏在真实的世界里。

拿起笔,他仍书写真实——那也是真实世界的一角,哪怕细枝末节、哪怕毫不起眼,他也为她留下了。

就像她理解他如此下笔的缘由一样。

他同样理解,这是她希望他看到的世界。

程荀紧紧攥着那厚厚的画册,泪模糊了视线。

分离的数月,那些空荡荡的日子,那些逼迫自己不去想他的安危、他的近况的日子,那些拼命让自己忙碌起来的日子,好像又被他一点点填满了。

她手指有些颤抖,翻到最后一页。

那一页没有画,只写了两句话。

“礼不似往年厚,吾之过也,甚愧。若他日……”

“只望……安好。”

本该写她名字的地方,只留了一个墨点。

泪顺着脸颊落在纸上,瞬间洇开。泪珠碰到墨点,顷刻间便交融为一。

程荀慌忙擦去纸上的泪,小心翼翼地放进怀中。

再看看木箱里那一堆被油纸细细包裹起来的腊鱼腊肉、干果饼子,程荀心里像是破了个洞,呼啸的风穿胸而过,吹得人生疼。

她呆坐半晌,嘴里只喃喃骂了一句:“傻子。”

第146章争与论

程荀独自一人在屋中呆了许久,再走出房门时,庭院中已不见人影。

推开门,寒风吹得人鼻尖发红,程荀拉紧外袍,这才发现天上已然飘起雪。

融融细雪映着庭院中四处悬挂的窗花彩绸,红对子上也覆了薄薄一层雪。伴着声声爆竹,一墙之外,传来孩童追逐打闹的嬉笑声。

时值晌午,家家户户忙团圆。灶房角落里空空的米缸,被人举着布袋添进新粮。炊烟腾腾升起,深巷里满是烟火气。

程荀站在廊下,望着庭院里纷纷飘扬的雪,翻涌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瑞雪兆丰年。

只望来年是好时节。

庭院外,贺川极有眼力见地带人离开,将年礼安排好后,又匆匆跑回小院。

走到小院门前,她慢下脚步,悄悄往里望了一眼,见程荀已走出屋内,神色也如常,不由松了一口气,轻巧地踏进庭院中。

“主子,王公子来了,妱儿姑娘在前头招待呢,席面也备好,就等您过去了。”

程荀收回思绪,望向贺川:“好。年礼可都安置妥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