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东平府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这些俘虏回去又能怎样?不还是我们治下的子民吗?”
“东平府竟然投降了?”
孙安和汴祥听后十分欢喜。
“我早听说这程太守是东京童贯的门客出身,”
孙安一脸轻蔑地说,“看来这位太守和他的主子一样,都是无能之辈。”
“话可不能这样说,”
赵言反驳道,“程太守虽出身奸佞之家,但……”
东平府的程太守口碑一直很好。
他在任期间,治理地方还算清廉公正。
据朱贵等人探听到的消息,这位程太守在当地颇得民心。
此次选择投降,实属无奈之举。
东平府原本驻扎的军士只有三千余人,董平率两千人出征后,留守的仅剩老弱病残,不足千人。
以这样的兵力,根本无法守住东平府。
与其让将士和百姓白白牺牲,不如选择投降更为明智。
“兄长,东平府城墙坚固,高粱妹妹既然已经拿下此处,想必收获颇丰吧?”
汴祥满怀期待地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言叹了口气:“汴祥,你忘了吗?两个月前的大瘟疫,程太守为了救灾,几乎耗尽了府库的钱粮。”
“程太守是位好官,瘟疫蔓延时,他已将大部分积蓄用于救济百姓。
如今东平府的府库早已空虚,几乎连老鼠都不愿光顾。”
“那我们夺取东平府又有何意义?兄长曾言,即便攻下此城,也无法长期占据。”
“如此说来,我们的努力岂非付诸东流?”
“怎能说是白费力气?”
孙安笑道,“我们损失不过五十人,就击溃了东平府的全部兵力。
这一战足以震慑敌人。”
“即便暂时未能占领东平府,未来还有机会。”
汴祥犹豫道:“兄长,我觉得放弃这座城池实在太可惜,要不我们留下它如何?”
赵言摇头:“东平府与沂州不同,它靠近水泊,防守不易。”
“即便朝廷的大军前来攻打,我们也能坚守得住。”
“确实能够守住,”
赵言叹息一声说道,
“只是你可曾想过,这样做会让我们山寨损失多少人马?”
“我们现在的主要力量都在水泊中的梁山。”
“凭借这片千里水泊的屏障,即便官兵再多,我们也无所畏惧。”
“另外,还有两处分寨。”
“一个设在独龙岗,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需千余人便可固守。”
“遇到官兵时,能打则打,不能打便撤退。”
“另一个分寨位于白虎山,由武二带领人手驻守。”
“知晓这个部署的人不多,官兵那边想必更不清楚,自然难以调兵攻打那里。”
“至于东平府城,城墙虽高墙厚,”
“但方圆几十里的城墙,若没有三四千兵力,根本无法有效防守。”
“况且,东平府并无险可据。”
“一旦官兵攻不下水泊中的梁山,”
“必然会转而针对这座城池。”
“一旦把城池团团包围,到时候我们是出兵救援,还是袖手旁观?”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