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眉头微蹙,随即转向孔家二兄弟。
只见孔明、孔亮相视一眼,满脸慌乱,目光游移不定。
小李广顿时明白董平所言属实,心中暗叹一声。
孔家兄弟武艺,却擅长制造麻烦。
自登上清风山以来,接连引诸多纷争。
宋江一心依赖二人助其在山上稳固地位,多次令花荣收拾残局。
花荣虽有不满,却因宋江之命,不得不一次次硬着头皮应对。
“呃……看来是我这两个弟弟失礼了,”
花荣苦笑道,“还请都监莫要见怪。”
见小李广并无出手之意,董平轻哼一声,也将长枪放下。
他虽傲慢,却非愚笨之人。
孔家兄弟虽无能,但花荣既然敢称“小李广”
,定然有所长处。
加上周围持弓箭的弓手,若真动起手来,他或许能胜过花荣,却难保不会被身后弓箭手射成筛子!
“既然如此,在下告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双枪将拱手为礼,正欲离去,却听小李广再次开口:“董都监,请稍留步。”
“哦?花知寨还有何事?”
董平神色不变,手中握枪的手却不自觉收紧!
“我看董都监奔波一天,想必已然劳累,”
花荣邀请道,“不知是否愿意到我山寨稍作休憩,饮上几杯淡酒,解解乏后再行离开?”
“这……”
董平一时犹豫起来,心中暗忖:
清风寨是否隐藏着小李广布下的圈套?他意在请董平赴宴后伺机将其擒下?见双枪将神色谨慎,花荣揣摩出他的心思,笑着解释道:“董都监若感疲惫,此事自可作罢。”
面对去或留的选择,董平思虑再三。
虽有风险,但他认为结交此地不失为未来留一条后路;同时亦可借此机会探查清风寨布局,为日后带兵攻打积累经验。
权衡之下,他下定决心:“花知寨盛情难却,我便恭敬不如从命。”
孔明、孔亮连忙致歉,董平摆手宽慰:“无妨,我并无损失。”
话虽如此,却令二人愈局促。
尽管董平言辞间透着几分傲慢,但在花荣调解下,孔家兄弟意识到自身难以匹敌,于是众人顺利入寨。
途中,花荣详细介绍山寨情形,他敏锐察觉到董平神情疲惫,衣衫上斑驳的血迹暗示其仕途受挫,都监之职恐难保全。
花荣诚意邀请董平落草,因早听闻董平武艺群,若加入山寨,必对宋江的计划大有助益。
花荣满心期待,热情相迎。
双枪将敷衍地应付着眼前的一切,脑海中却早已盘算着未来的计划。
他深知知己知彼的道理,或许有朝一日,他会亲自领兵攻打这座清风寨。
一路上,董平仔细观察着四周的地形与清风寨喽啰们的布防情况。
时间流逝,众人已接近寨门。
此处背靠两座山崖,地势险峻,若要强攻,定需费一番心思。
董平默默思索对策,脚步却未停歇,紧跟花荣踏入寨中。
清风寨规模不大,全寨不过千余人,但秩序井然。
喽啰们多为年轻力壮之辈,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巡逻防守,有的在开阔地带操练武艺。
这般安排井然有序,足见寨内确有能人。
董平暗自沉吟,他虽剿灭过不少匪寇,但那些山贼往往杂乱无章。
唯有梁山,规矩森严,甚至胜过官军。
相比之下,清风寨虽略逊一筹,但仍远其他草寇。
正思忖间,前方突然走来一名大汉。
此肤黝黑,赤脚露面,面容粗犷,鬓角还有一颗朱砂痣。
董平一眼便觉熟悉,仿佛曾在何处见过。
此时花荣上前打招呼,称其为“刘唐兄弟”
,顿时唤起了他的记忆——此人正是劫取生辰纲的赤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