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略作思索,“我在禁军时就听说过此人。
他以双水磨八棱钢鞭闻名,人称‘双鞭’呼延灼。”
“他是将门之后,武功必然群。”
“寨主,即便呼延灼再厉害,也绝非我们兄弟的对手。”
秦明说道,“不过,我曾在北地任职,听闻此人的骑兵部队极为精锐,尤其是他的连环马队。”
“连环马用铁甲护住士兵与马匹,再用铁链将马匹两两相连。”
“每三十匹为一行,每三百匹为一队。”
“由于铁链的作用,这种连环马一旦起冲锋,即使是成千上万名步兵也难以抵挡。”
“不知呼延灼的连环马队现在有多少人?”
朱武询问。
“听说在宋辽交战时期,为了对抗辽国骑兵,呼延家的连环马队曾达到过上万人规模。”
秦明回忆道,“但自从宋辽议和后,河北已近百年没有战事,连环马队的维持成本太高,最终被朝廷解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呼延灼手下的连环马队大概也就三百多人。”
“仅三百人不足为惧。”
朱武话音未落,旁边的闻焕章却摇头表示异议:“虽然目前只有三百人,但呼延灼背后是奸相蔡京等人支持。
他们为了彻底消灭梁山,极有可能增派兵力。”
“这一百多年来,东京的禁军积攒了不少战马。
如果蔡京等人把这些马匹分给呼延灼,恐怕不出两三个月,官军中就会新增一支强大的连环马部队。”
“确实如此。”
朱武缓缓点头,说道:“呼延家族世代为将,当初解散连环马军时,留下的那支队伍必是精锐。
有这些老兵在,恢复连环马军的声威并非难事。”
“山寨现有五千余骑,这是大半年来辛苦积累的兵力,”
许贯忠皱眉道,“邓飞兄之前来信提到,从上个月开始,北地边关已加强对马匹走私的检查。
即便能用银钱收买守军,今后每月的马匹供应恐怕也会大幅减少。
骑兵是未来征战不可或缺的力量,此时决不能轻易损耗。”
“说得对,”
朱武再次点头,“山寨目前的骑兵尚无法承受太大损失。
但这场战斗,骑兵无需正面迎敌。”
“莫非朱武兄打算利用八百里水泊来对抗?”
闻焕章问。
“正是如此,”
朱武答道,“这八百里水域乃是我军天然屏障,怎能弃之不用!再说,此次来的呼延灼将军擅长在北方指挥骑兵作战,对水战却未必擅长。
只要策略得当,以水军一举制胜并非难事。”
“自孟康兄弟打造战船以来,水军始终昼夜赶工建造各类船只。
如今已有小型渔船两百余艘、中型商船三十余艘、大型战船八艘。
那些中型商船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作战需求,随时可改造成战船。”
“凭借这些船只和地形优势,取得水战胜利应当不成问题。
但如果要通过水战决战,还得提前安排好东南西北四方的商镇布局。”
“一旦官军到达,这几个繁华的商镇恐怕会瞬间化为废墟啊!”
许贯忠叹息道。
“可如今四镇合计人口已过万……”
闻焕章愁容满面。
“此外,尚有不少珍贵之物。”
“山寨如今人满为患,哪里腾得出地方妥善安置他们?”
“不如送至独龙岗如何?”
朱武提议道:
“那独龙岗地势险峻,马军在盘陀路上难以施展优势,将商镇的人与货物暂且移往那里,应能确保平安。”
“嗯,独龙岗确实是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