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外面的雨声渐小,窗户透进了微白的天色,派出所的那部座机才变回安静。
“是出什么事了吗?”去卫生间的时候,沈妙向留在派出所的警员问道。
“南关村出事了,”警员没有瞒她,向她坦白了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好几栋自建房被雨浇塌了。”
沈妙:???
这场雨接连下了好几天,虽然不是持续地瓢泼大雨,却给豫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一些地势较低的路段积水迟迟没能被疏导,积蓄在地面上的水便会通过渗透作用向四面八方蔓延。
豫市整体是西高东低的地势,大部分积水都在朝着东边流动,市里这几年修的柏油路面还好,可各个城中村却承受不住雨水的压力,就算路面铺着水泥板,被雨水泡得时间久了,还是会有泥翻上来。
可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地方才是最严重的。
房子的地基。
南关村大部分的楼房在建时地基打得都不深,顶多能支撑六七层的楼栋高度,但是近几年为了能扩大拆迁的赔偿面积,家家户户都在扩建自家的房子。
能往上盖的就盖,没办法网上盖的就从侧面加盖。
加盖的楼大多只有三四层高,为了减少施工时间,所以没有打地基,全靠跟主楼之间的链接撑着,建筑材料也是尽量图便宜,毕竟谁都不指望能住多久。
这类加盖的“侧楼”原本就不安全,一楼经常能看到有很多根混凝土柱子撑着,如今被连绵几天的雨水这么一泡,便和一摊泡了水的豆腐渣没有区别。
其实前天就有村里的人发现,侧楼被雨水浇出了很大的缝隙,地上也能看到一些从楼里露出来的碎砂,可都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今晚,突然下大的暴雨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像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了一块就会有第二块跟着倒,然后是第三块、第四块……
原本只有东边一栋正在施工的侧楼塌了,不知是不是倒塌时引起了地面的震动,前后还没有半个小时,两百米外的另一栋侧楼也倒了,紧接着又是南边的第三栋……
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共有三栋侧楼倒了,还有一栋没有完全倒,是侧靠在了旁边的另一栋楼上,即使自己住
的楼再坚固,看到压过来的侧楼也是把里面的住户吓得够呛。
这次事故发生在后半夜,凌晨两三点,正是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梦乡中的时间,不用想就知道情况一定很糟糕。
不止是南关村,距离南关村比较近的另一个城中村也有楼塌了,只是情况不如南关村那么严重。
房子倒塌后,第一要务就是要救人。
还好,这些加盖侧楼的房东们还算有点良心,大多数都是把侧楼的房间当成仓库来用,只有几间房间会低价出租给那些没什么钱的租户,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的伤亡。
医院的救护车接连不断地往南关村赶,可是村子里积水了车子开不进去,便只能靠人力把从废墟里救出来的人给抬出来。
有人在喊救命,有人在忙着救人,有人在帮着医生把伤者抬出去,有人从家里拿出灯和救急的物件主动前来帮忙……
看似大家都在力往一处使地救人,但这是城中村,是聚集着三教九流、龙蛇混杂的地界,也有不少人在趁乱浑水摸鱼,把捡来的东西搬回家甚至都不算什么了,更有些丧良心的,直接撬门抢夺。
反正天黑看不清是谁,抢了东西趁乱就跑,也没有人会发现,见有人尝到了甜头,便有越来越多的人也跟着做这些腌臜事。
原本来帮忙的警力就不够,这下更是分身乏术了。
俗话说得好,邪不压正,就算场面再混乱也只是一时的,没过多长时间就被镇压了下来。
医生、警察、消防员、老百姓……经过多方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天亮的时候稳定住了情况。
下了一周的雨,停了。
上午九点半,阳光终于透过乌云照在了豫市的大地上。
天气变晴,自然也会有好运降临。
这次意外,一共造成了数人受伤,还好无人死亡,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医院那边也打来了电话,孙红霞脱离了危险,所以接受完调查的沈妙可以暂时回家了,等后续有什么情况再来派出所。
从派出所出来,沈妙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去了一趟南关村。
救援工作是结束了,不过现场还需要清理,沈妙到的时候正有不少人拖着木板车从四个方向的门把建筑碎片拉出来。
虽然雨已经停了,但积水并没有完全消退下去,还是有着超过小腿肚的深度。
昨晚发生在村子里的意外,今天才在村子里传开,有不少人都去了现场凑热闹,不过都被拉起的警戒线给挡在了外面。
沈妙没有第一时间去,而是先去了王琴和周强他们家。
“沈姐姐~!”
好久没有见到招娣她们了,几个姐妹们那一张张憨态可掬的小脸儿,如同一朵朵开得明媚的花。
还好,周强当初没有图便宜租低价的侧楼房,筒子楼的房东也没有被利欲熏心加盖几层,所以附近的几栋楼并没有被凌晨的意外波及。
沈妙来时,周强已经去工地上班了,王琴也去买菜了,坐了好一会才见到她拎着两兜菜回来。
“我跟你说,俺村昨天晚上出大事了!”
王琴出去这一趟买菜可没少带回来消息。
虽说她不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可昨天晚上的事儿实在是太大,就算他们住得地方隔着半条街也听到侧楼倒塌时的动静了。
而且今天村子里到处都是说这事儿的,她不用去问,也有各路的消息往她的耳朵眼里钻。
“倒了的侧楼,一栋是村里副村长自己家的,另一栋是副村长亲戚家的,你说巧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