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 > 7080(第2页)

7080(第2页)

市里的情况和农村不一样,哪怕是城中村也是要遵守城市规范的。

虽说沈万山一辈子行医,救人无数,却没有什么行医资格证,家里传了好几代的医馆也没有什么执照,要不是房东这么一说,他都不知道原来治病行医竟然有这么多的规矩。

也多亏了房东提醒,沈万山和沈山生这才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既然以后要在豫市生活,就该按照规矩来,考试、拿证、实习、行医……每一步都不能少,总不能以后让人家提起沈家的医术,跟“野路子”联系在一起。

沈万山年龄大了,总不能让他一把年纪再去读书上考场,既然沈家的招牌已经传到了沈妙的肩膀上,那……

“不是吧,真让我去考啊?!”沈妙崩溃道。

沈万山:“早考晚考,早晚要考。就这么说定了,赶明儿个我再问问考试到底是啥情况,你也好好在家准备准备,不管是啥样的考试,争取一次过!”

救命啊!怎么都不上学了还要考试啊!

*

沈妙参加考试的事,目前被列为了全家最重要的事,比找房子还要重要。

因为从来没有了解过中医考证方面的事,所以在报名考证之前,还要具体知道考试的流程、科目和范围,这些都得沈妙自己去市里的卫健委了解。

来回跑了好几次,总算了解得差不多了。

因为沈妙只是高中毕业,没有大学和大专的文凭,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医学课程,所以不能走拥有中医学历,然后获取医师考试资格的这条路。

不过还有另外两条可以拿到证书的方法:确有专长之路、师承之路。

确有专长是专门针对没有学历的人士,类似于像沈家这样家传的医学世家,或是常年在农村行医的赤脚大夫。只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也可以拿到行医资格证。

师承则更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拜师学艺”,跟着当地有资格的医师学习,经过公证,然后通过考试,然后一步步地“出师”成为执业大夫。

沈万山的名气在村子之中传得虽大,不过他同样没有行医资格,走师承之路是行不通了,所以沈妙只能靠确有专长的考试来拿到证书。

可确有专长同样也分两个拿证的渠道。

一种是先考确有专长证书,拿到医师助理资格,然后积攒工作经验,一步步往上考最后拿到行医资格,属于一步一个脚印的类型。

另一种是直接考中医专长医师证,只要能够全部考下来,就能够直

接开诊所,不过考试比较难,通过率低得可怜。

总之,每条渠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沈妙不想浪费太多时间一步步往上考,所以直接选择考中医专长医师证,听着好像是难了点,可她好歹也是从小跟在沈万山学医,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为了能够万无一失地一次过,沈万山和她商量一番后,还是决定给沈妙在市里报个辅导班,趁着距离考试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好好突击一下。

又要忙着找辅导班、又要复习,偶尔还得给上门来的人治个病,沈妙只觉得自己有三头六臂都不够用,分明都毕业好久了,怎么这日子过得比高中那会还忙呢?

笃笃……

沈妙看医术看得昏昏欲睡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屋的沈万山用手指扣了扣桌子。

还好她刚才打盹的时候用手撑着头,这才没被他发现自己在偷懒。

“啊?咋了?”

沈万山:“今天早点睡,明天上午你跟恁爸陪我去市里办点事,中午再吃个饭。”

想着应该大概率是关于考试的事,沈妙就没多问,随口应了一声后就把书给合上,起身收拾收拾准备睡觉了。

直到第二天他们骑车来到市里,看到罗奶奶独自拄着拐杖站在公证处门口,沈妙才明白是要干什么。

罗奶奶年龄大了,会写的字不多,所以她的遗嘱是由沈山生代笔写的。

要说这家里还得是沈万山和沈山生的嘴巴严啊,偷偷帮陈罗氏忙这事儿忙了一个多月,沈妙硬是一点都没有发现!

不止是沈妙没发现,陈罗氏的那些儿子们也没有意识到,每天还在做着春秋大梦,吃着陈罗氏给画的饼吃得不亦乐乎。

儿子们不知道,女儿她也瞒着。

要知道她年龄大了,陈玉担心她的身体只要出门都会跟着,所以能找到偷偷跑出来的机会,实在是不容易。

到公证处后,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流程就结束了。

遗嘱一共有三份,一份留在了公证处,一份交给了沈山生,最后一份由陈罗氏自己保存,不过陈罗氏担心拿回去被儿子女儿看到,所以刚出公证处的门就把自己的那份给撕了。

忙完了陈罗氏的事后,已经上午十点多了,再去吃饭之前,他们一同去了秦荷的家,叫上了她一起,同时也用她家的电话给陈玉打了个电话,省得叫她担心。

说起来,这次立遗嘱的事儿,多亏了秦荷帮忙操心。

沈万山和沈山生都是大老粗,哪里懂得立遗嘱的那些门道?还是秦荷找了熟人询问,又问了几个律师,才把这份遗嘱给补充完善了。

所以今天中午的这一顿饭,是陈罗氏做东专门要感谢她们的。

“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晚了。”

慌慌张张地推开包间门,陈玉一边放下手里的包,一边朝着陈罗氏的位置走去,解释道:“刚把蛋蛋送去他姥姥那看着,耽误了点时间。”

说着,她又把带来的那件小马甲帮着给陈罗氏穿上,“天还冷呢,燕儿个还交代出门多穿点,今天又偷偷脱衣服是吧?”

“这不是想着今天日头好嘛。”

都说老还童老还童,陈罗氏坐在那乖乖让陈玉穿衣服的模样,还真像个刚上幼儿园不久的孩子。

不止是给她穿马甲,陈玉还循例摸了摸她的裤腿,检查看她有没有多脱裤子,同时又掏了掏她口袋里,看到救心丸和写着电话号码的字条都在,这才放心。

“还是闺女贴心,”喝一口杯子里的菊花茶,秦荷不禁感叹道,“老姐姐你的命好啊,瞧瞧你闺女,出门都惦记着你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