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把书本和水瓶放在桌子上,秦效坤开门见山地向大家说道:“这次综合成绩上90分的一共有三个人,除了咱们班的第一第二之外,就是原本在四班的这位曹玉兰同学。”
随着秦效坤的介绍,曹玉兰微笑着向班里的各位同学点了点头。
“经过我们几个老师的一致商议,决定从今天开始,让曹玉兰同学转到一班来,和各位一起学习。”
曹玉兰礼貌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叫曹玉兰。”
众人:???
转班?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啊。
入学的分班考试,为的就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
一班的人水平整体偏高,目标就是为了要考试过线,平常的教学速度会快一点;
二班和三班的基础比较薄弱,大概率是没办法拿到证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查缺补漏为主;
四班则完全是来陪跑的,大多数人的学医时间都不久,这一期有所提高后,下一期要继续报名可能就会升到二班和三班。
曹玉兰可是四班的,以她的水平别说是一班了,能进二班都不太可能。
就因为这一次月考的成绩,直接把她从四班拉到一班?未免也有点太离谱了吧!
各位老师一起商议出来的结果?呵,谁会信?
谁不知道秦效坤在教学组中掌握着话语权,要不是他开口,各位老师怎么可能会同意一个水平远远达不到优秀的学生转到一班来?
就凭曹玉兰能转到一班来,她和秦效坤之间见不得光的关系也算是实锤了吧!
*
曹玉兰转来一班后,一下子就成了班里的焦点。
班里没什么人会跟她说话,一是不想沾染像她这么“不干净”的人,二是觉得她的水平太低,跟她交谈只会拉低自己的层次。
不过大家好奇的眼神,总会无时无刻地落在她的身上,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曹玉兰学得很努力,可能是应了那句老话“笨鸟先飞”吧,她好像从来不需要休息一样,即使是下课她也总是捧着一本医书,而且还会用效率很低的学习方法,比如一遍遍
地把书上的内容默写下来。
她的问题也很多,每天早上上课前、每天夜自习之后,她都会拿出自己总结的问题簿找老师答疑,当然,找的次数最多的老师自然还是秦效坤。
她凭什么能转来一班?单纯只是学得努力吗?
可除了她之外,谁不是埋头苦学了好几年呢?谁不是一点点积累了这么多呢?反正谁都没看出来她有什么过人之处。
相反的,观察了她一段时间后,不少人更加觉得她不配留在一班了。
连最基础的问题都要问老师,连最简单的病例都要琢磨很久,这样松垮的基础怎么可能过得了资格证考试?让她来一班跟着学习,完全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嘛!
曹玉兰每天都能总结出好多问题,但也不是总是能找到老师去解答,偶尔她也会找班里的同学请教,不过大家对她的态度……
“打扰一下,能问你个问题不?”
“我这会有点累,你去问别人吧。”
“问一下,这个……”
“别别别,这个题我也没听懂。”
难的问题不会、简单的问题不想,会的问题懒得说,总之没有人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帮她。
碰了几次钉子后,曹玉兰也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只是她好像并没有“自知之明”,在明知道大家抵触她的情况下,还在不停地找人尝试。
她不是为了交朋友,纯粹是为了解决问题,只要能得到结果,她可以忍受嫌弃的白眼。
“弟弟?”
下课后,曹玉兰捧着书本来到了最后一排。
她早就想找陆鑫请教问题了,可平时课间陆鑫不是在睡觉,就是跑出去不见人影了,难得碰到他醒着还在班里,心情目测还不错,便赶忙过来碰碰运气。
“我能跟你请教几道题不?陈老师刚才讲得有点快,我没太听清。”
陆鑫微笑地回答道:“不好意思啊,下课时间我一般都用来休息,不看书。”
沈妙:……
何止是下课?就算上课时间也没见他动脑子听讲过。
虽说这只是个推脱的理由,但并不是针对曹玉兰,因为陆鑫对谁都是这样,不管是谁想要用交流问题的方式来跟他接触,他都会拒绝。
认识陆鑫这么久,反正沈妙是从来没见过他帮过谁。
天才嘛,连老师布置的一些小练习都懒得做,又怎么会帮别人解题呢?
倒是有几次,他主动提出可以帮沈妙抄错题,不过她拒绝了。
曹玉兰的眼神里闪过了一丝失望,但还是礼貌地抬着唇角,“没事没事,学得累了是该好好休息一下。”
曹玉兰正要走时,沈妙主动放下了手里的笔,问她道:“哪道题?要不我来看一下?”
听到沈妙和曹玉兰搭话,霎时间,班里许多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朝她看了过来。
沈妙无视了那些目光,自顾自地把她的本子挪到自己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