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 7080(第24页)

7080(第24页)

慕一凡眼中闪过一抹赞赏,和身旁的长公主商议了片刻出题道:

“既然是临时考教,那就作诗。也不必限韵了,我辈读书人酷爱松竹,那你便以松或竹为题,写一首诗或者词均可。”

“当然,那位告发的学子也可写一首,两相对比,更能分出高下!”

“呵呵,山长,依本宫看来,不如台上的三十五位学子同时写来,都比一比,如何?”

“公主所言有理!”

又到了喜闻乐见的赛诗环节。既然要让男主杨卿臣打脸,那么自然要给他选一首有说服力的诗,宋或者宋之前的自然都不行,毕竟一旦使用了,读者读罢就容易把男主带入到诗人本人,不利于话本儿的后续。

所以,杨蔓娘必须要为男主选一首后世诗人的诗,并且还要足够经典,足够的有说服力,否则,不光男主这榜首的说法站不住脚,就连话本儿里设定的,崔三元这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随身师父,都会变low了。

杨蔓娘本打算让男主引用大才子纳兰性德的诗,后来巴拉了一下,自己记住的纳兰性德的诗,最出名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已经用在了《霸道王爷心悦我》的男配陆逸尘身上了,总不能这会子再给杨卿臣用,况且也不是写竹子和松的,不符合主题。

选来选去,杨蔓娘最终还是决定引用清朝大诗人郑燮的《竹石》。

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咏竹诗,也是一首经典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甚至上了语文课本。用在这里可以说是非常的恰如其分,也符合男主此刻的心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好!”

诗很短,杨卿臣写的时候,慕一凡就站在旁边,双眼发亮。

待他全部写完,慕一凡再也忍不住,一脸赞叹的高声道:

“好诗!好一个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气魄!哈哈!不愧是我天宸书院的榜首!”

杨卿臣的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竹子的坚韧和顽强,实际上则是借着诗表明自己经得起千磨万击,受得住四面狂风,不怕杨璇的排挤和污蔑,用诗表明了自己的坚韧和勇气。

这首诗,无论放在哪里,都是无可争议的出色!

这一刻,山长慕一凡再也不理会什么作弊的传言,直接毫不含糊的肯定了杨卿臣榜首的位置,将其纳入了天宸书院!

不光慕一凡读完这首诗大加赞叹,长公主也是一样,望着杨卿臣的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今日到此的所有学子,对于此诗,更是惊为天人,叹服不已。这个时候,关于杨卿臣作弊的说法,瞬间不攻自破,再也无人相信了,因为这首诗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场的众人,都一脸钦佩的对着杨卿臣道贺,而之前告杨卿臣作弊的杨璇,早已不知何时,趁人不备灰溜溜的逃走了。

一场杨蔓娘精心设计的装逼打脸大戏,就此落下帷幕。

不光老二杨士林笑了,曹七郎也满意了,还有很多很多追读的大宋读者,也都一脸畅快的哈哈大笑。

“哈哈!痛快!实在是痛快!十七郎终于名正言顺,坐上了榜首的位置!”

“那杨璇小人灰溜溜的逃走了,真他娘的爽快,看到这,我这憋着的一口气总算是散开了”

“哈哈,我也是,这几日一直为十七郎担心,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哎呀,这墨瑾公子了不得啊!写的可太好了!我还从来没对啥话本儿这么的,这么的”

祝老三纠结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词儿来形容心里的感觉。要是有个现代人在一边的话,一定会告诉他,这种感觉叫“上头”。

不得不说,无论古今中外,只要是男人,就无法逃脱装逼打脸套路的吸引,大宋男人自然也不例外。

杨蔓娘不记得自己在哪里看过,说男频的两大爽点,第一,便是男主在人前展示绝对的实力装逼打脸,第二便是得到绝对的异性倾慕。

如今看来,诚不欺我啊!

第79章

汴京的秋来了!

伴随着秋蝉衰弱的鸣叫声儿,银杏的叶子由绿到黄,再到如今的金黄色。

秋风轻拂,黄叶随风扑簌簌的落下枝头,为大地铺上一层金黄的地毯。民间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果然过了白露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汴京的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逐渐凉爽,尤其是夜晚里,当真是一夜凉过一夜。

汴京家家户户都开始上房泥,糊窗户,囤冬菜,做冬衣。

所以,这几日,家里的床上都换上了厚实的被褥,杨蔓娘也换上了新做的秋襦裙,还专门去文绣院给老三杨盼娘送了一次厚衣裳,又去相熟的苏氏裁缝铺子做了三套冬天穿的新羊皮袄。

前几日,老二杨士林去观音桥行老那里,找了几个泥瓦匠,把家里的所有房顶又重新上了一层麦草泥保暖。之后又去桥市那边,找卖炭翁送来五车炭存放到前院的耳房。今儿乘着中午天气好,杨蔓娘索性熬了一碗浆糊,将买来的明纸裁好,糊一糊前后院的窗户。

可不要觉得这样准备夸张,如今的冬天,可不比现代。在大宋可没有暖冬一说,冬天不光十分漫长,而且气温也比现代要低很多。杨蔓娘之前收集了这几年的朝廷邸报,才发现大宋之前还出现过非常可怕的极寒天气,究竟有多冷呢?这么说吧,不说北方,就连洞庭湖都结冰了,可想而知冷到什么程度。

“叽叽叽叽!”

“喵呜~喵喵喵!”

“白绾绾,孙大圣!不要吵架哦!”

正在糊窗户的杨蔓闻声,放下手里儿到明纸,笑眯眯的道:

“都是一家人!你们一个住在榕树上吃榕果,一个住猫窝吃小鱼干儿,没有利益冲突,可要相亲相爱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分之后,后院里大榕树的榕果也成熟了,陀螺一般拳头大小紫红果子,沉甸甸的挂在枝头,这种果子味道一般,对人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对爱吃坚果的小动物来说确是不错的过冬口粮。三天前,姐弟二人把榕树下养金鱼的虎头盆搬到书房之后,后院的大榕树上便来了一只不速之客。

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小生灵,松鼠先生。还是巡视院子的白绾绾先发现的,当时的她便弓起身子对着这只新来的小家伙喵喵直叫,后来发现,主人不但给这个家伙取了个名字孙大圣,还送了一大捧栗子给它,似乎没有驱赶的意思。

显然是要让这家伙登堂入室啊!这还了得!

所以这两日,白绾绾便如临大敌,每天都要抽空爬上树,亲自和孙大圣干架,以维护自己岌岌可危的嫡长猫地位。

住在小院儿里,看着小动物们的打闹玩耍,确实让人心情愉悦美好,但每天该完成的任务,还是要完成,杨蔓娘糊完窗户,给书房里的金鱼喂罢鱼食,便开始了每日的例行存稿。

如今,《杨卿臣的随身师父》这本书,已经写到了中后期,杨卿臣的书院生活,也已经走入了正轨,认识了不少朋友,白天在天宸书院跟随大儒学习,晚上回到书院寝房,便打坐练习坐忘星元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