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南京府尹刘文正匆匆赶到了府衙。
刘文正是个五十多岁的文官,平时为人谨慎,但这几天听说了太多关于三皇子党羽的消息,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
"下官刘文正,拜见赵指挥使。"刘文正向赵云山行礼,然后看向苏月卿,"这位就是燕王妃吧?"
"正是。"苏月卿微微颔,"见过刘大人。"
"燕王妃客气了。"刘文正恭敬地说道,然后转向赵云山,"不知赵大人召下官前来,有何要事?"
"刘大人,本官奉旨查办南京通敌叛国案,现在要拘捕苏月卿。按照律例,需要你在场见证。"赵云山说道。
"通敌叛国?"刘文正表现出吃惊的样子,"赵大人,这可是重罪。不知有何证据?"
"证据"赵云山犹豫了一下,"有人举报她与倭寇勾结。"
"是哪里的倭寇?什么时候勾结的?通过什么方式?"刘文正连续问,"下官需要了解具体情况,才能配合赵大人的行动。"
赵云山被问得哑口无言。他手中确实没有具体的证据,只是一纸空文。
"刘大人,本官自有分寸,你只需要在场见证即可。"赵云山有些不耐烦。
"这恐怕不行。"刘文正摇头,"按照大明律例,拘捕朝廷命官家属,必须有确凿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就抓人,下官不能配合。"
"你敢违抗圣旨?"赵云山怒了。
"下官不敢违抗圣旨,但也不敢冤枉好人。"刘文正不卑不亢地说道,"如果赵大人能提供确凿证据,下官立刻配合。但如果没有证据,下官只能按律办事。"
苏月卿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暗自佩服这个刘文正。看来她这几天的工作没有白做,南京的官员已经完全站在了她这一边。
"再说,"刘文正继续说道,"燕王妃是奉燕王殿下之命南下,为抗倭做准备。她的行为不仅无罪,反而是有功的。赵大人说她通敌叛国,恐怕是被人误导了。"
"你"赵云山气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个探子匆匆跑进大堂。
"报告!燕王殿下的大军已经到了江宁县,明日就能到达南京!"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月卿心中大喜,但表面上依然镇定。燕王的到来,意味着她的所有努力都有了结果。
赵云山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知道,一旦燕王到达南京,自己的行动就完全失败了。
"赵大人,"苏月卿适时开口,"燕王殿下即将到达,您觉得现在还适合继续这个所谓的通敌叛国案吗?"
"这"赵云山左右为难。
"而且,"苏月卿继续说道,"如果燕王殿下到了南京,现您在这里为难他的王妃,您觉得他会怎么想?"
赵云山沉默了。他虽然是三皇子的人,但也不敢公然与燕王对抗。
"再说,"刘文正也趁机说道,"燕王殿下即将南征抗倭,这是国家大事。如果因为这个案子影响了抗倭大计,谁来承担责任?"
赵云山知道自己已经败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强行抓捕燕王妃,风险太大了。
"好吧,"赵云山最终妥协,"既然燕王即将到达,这个案子就暂时搁置。但是苏月卿,你不要以为这就结束了。"
"赵大人言重了。"苏月卿淡淡一笑,"月卿一直都是清白的,经得起任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