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南京城外的军营中便传来了阵阵号角声。
朱翊煊身着戎装,在亲卫的陪同下巡视军营。经过长途行军,将士们虽然略显疲惫,但精神状态良好,军纪严明。
"传令各营将领,一个时辰后在中军大帐议事。"朱翊煊对身边的副将说道。
"是,殿下!"
一个时辰后,中军大帐内聚集了十几位将领。这些都是朱翊煊的心腹,跟随他征战多年,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诸位,"朱翊煊环视众人,"此次南征抗倭,与北征不同。倭寇善于水战,而且熟悉沿海地形。我们必须调整战术。"
"殿下,末将有一事不明。"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将站起身来,"这倭寇到底有多少人?实力如何?"
这人名叫张怀德,是朱翊煊麾下的先锋将军,为人谨慎,作战勇猛。
"根据王妃收集的情报,"朱翊煊展开一份地图,"倭寇主力约有三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沿海的十几个据点。他们船只众多,来去如风,很难预测其行动。"
"三万人"另一个将领皱眉道,"我们现在有多少兵力?"
"经过北征,我们损失了一些人马,现在约有四万五千人。"朱翊煊说道,"但兵力不是关键,关键是要用对方法。"
说着,他指向地图上的几个点:"倭寇虽然人多,但分散在各个据点,无法形成统一指挥。我们可以集中兵力,逐个击破。"
"殿下英明!"张怀德点头赞同。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准备。"朱翊煊继续说道,"第一,熟悉水战。我们的将士大多是北方人,对水战不熟悉,需要加强训练。"
"第二,装备新式武器。王妃在南京为我们准备了一些新式火炮,威力强大,正好用来对付倭寇的船只。"
"新式火炮?"众将领都露出好奇的表情。
"待会儿大家就能见到了。"朱翊煊神秘地笑了笑,"第三,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倭寇行踪不定,我们必须掌握他们的动向。"
"第四,争取当地百姓的支持。只有得到百姓的帮助,我们才能在陌生的环境中作战。"
众将领纷纷点头,对朱翊煊的分析深表赞同。
"那么,接下来几天的安排是这样的:今天下午试验新式火炮,明天开始水战训练,后天检查军需物资,大后天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是,殿下!"众将领齐声应道。
下午,在南京城外的一处空地上,聚集了不少人。除了军中将领,还有苏月卿、刘文正、陈将军等人,都来观看新式火炮的试验。
"王妃,这就是你说的新式火炮?"朱翊煊看着面前这门造型奇特的火炮,眼中闪过惊讶。
这门火炮比传统火炮要小一些,但制作更加精细。炮管呈现出优美的弧线,炮架也经过特殊设计,看起来更加稳固。
"正是。"苏月卿介绍道,"这是根据我提供的图纸,由赵铁匠精心制作的。不仅威力更大,而且射程更远,精度也有所提高。"
"那我们来试试威力如何。"朱翊煊转向炮手,"装弹!"
炮手熟练地装填火药和炮弹,然后瞄准远处的一个木制靶子。
"点火!"
"轰!"
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只见远处的木制靶子瞬间粉碎,木屑飞溅。
"好!"众人齐声叫好。
"再试试射程!"朱翊煊兴奋地说道。
炮手调整角度,瞄准更远的目标。第二炮弹准确命中,距离比传统火炮远了将近一半。
"太好了!"张怀德兴奋地说道,"有了这样的火炮,对付倭寇的船只就容易多了!"
"不仅如此,"苏月卿又说道,"我们还准备了一些特殊的炮弹。"
她示意手下拿来几个不同的炮弹:"这种是开花弹,爆炸后能产生大量碎片,杀伤力很强。这种是燃烧弹,专门用来点燃敌船。"
朱翊煊拿起一颗开花弹仔细观察:"这些都是你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