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安说的太好了,不仅将当时嘲讽他的同学镇住,就连闻声赶来的老师,也给感动了。
很快,老师表扬了周平安,也对那个同学做出了批评。
再之后,关于周顺,周平安父子俩的闲言碎语少多了。
慢慢的,周平安上了小学,又上了初中,高中,只是,他在读完高二后,就辍学了。
不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付不起学费。
虽然周家确实家境贫困,但周顺一直在努力攒着给周平安上学的学费,生活费,甚至还计划着要给平安攒以后娶媳妇的钱。
辍学,是周平安的意思。
因为他的成绩,实在不好。
他对读书确实没有什么兴趣,也努力了,但确实在读书这一方面,他没什么天赋。
在周平安的哀求下,无奈,周顺只能同意了他这个决定。
辍学的周平安刚刚17岁,他打算去找一份工作,能挣多些钱的工作,因为……他打算给爸爸买一个人工耳蜗。
他知道,爸爸虽然不会说话,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但如果可以的话,爸爸是希望能成为一个正常人的,哪怕是不能成为一个正常人,能有一些改变也是好的。
他没办法让爸爸说话,却能努力去买一个人工耳蜗,那总能让爸爸听到一些声音吧。
买耳蜗这事,周平安没有告诉父亲,他打算到时候给爸爸一个惊喜。
他找了一份工地搬砖的活,就是进恒泉集团旗下的所建的楼盘工地干活。
这里,未成年人也是要的,不过他也有17岁了,距离成年也差不多了。
这里搬砖的工资不低,一个月能有1万多。
周平安想,一个人工耳蜗,最便宜的也要5万,大概干4个月,他就能买到了。
注定等不到儿子的回来……
至于在工地搬砖干活的事,周平安是瞒着周顺的。
因为他知道,若是爸爸知道了,肯定不会答应的,那太辛苦了。
可对于没有多少文化和技能的周平安来说,进入工地搬砖,是挣钱最快的方式了。
但因为怕爸爸担心,所以周平安虽然跟爸爸说找到工作了,但只是说,他找到了一份在超市仓库理货员的活。
周平安虽然才17岁,但他是真的能吃苦。
因为是计件算工资的,所以周平安是起早贪黑,几乎不停歇地干,只要没有倒下,他就干。
“这孩子,也太拼了。”就连工地里的其他工友也这么说。
在周平安这样的努力干活下,原本计划要用4个月时间的他,只用了三个月,就攒够了钱,领到工资的当天,他就去医院将之前预定的人工耳蜗给买了回来。
之后,回到工地的他,是打算辞职的。
这三个月,他瘦了很多,也黑了很多。
他知道,若是爸爸知道他在工地搬砖,肯定会很心疼的。
他没打算长期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