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 3山煮羊(第2页)

3山煮羊(第2页)

提桶回舱,就着鲜香姜辣的羹汤吃完了一整个环饼,柳金枝开始琢磨晚间该给傅霁景做什么样的吃食。

她走的着急,手边食材有限。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她有天大的本领,此时也不知该怎的发挥。

其实她也可以向船伙计买些食材,但船上东西贵,她赚的这些钱财怕是不够。

正苦恼时,舱门被人敲响,她出门一瞧,竟是杏安。

他提了两大袋子食材站在门口,笑嘻嘻地叉手一拜:“我家二郎说起动娘子帮忙心里过意不去,这儿有两袋子食材,娘子可随意取用,若还有什么需要的就告知一声,我们给娘子备下就是。”

柳金枝粗浅一翻,发现素菜有白菜、萝卜、冬笋。肉食有猪肉、鱼肉,甚至还有一块肥瘦相间的羊肉。

因为宋朝畜牧业不发达,所以羊肉价贵,远超牛羊肉,一斤往往能卖到六十到八十文不等,而宋朝老百姓一天却平均只能赚一百文左右,负担不起,因此就出现了“百姓食猪,而权贵吃羊”的现象。

而就算是权贵,也不是每个都能吃上上好的羊肉。

傅霁景却能拿出品相这么好的一块,可见家世与财力都不俗,难怪侯家上下都捧着他,一点儿都不敢得罪。

拜谢了杏安,柳金枝拖着食材回到船舱内,略一思索,便将那块羊肉挑出来平铺在砧板上。

她打算做山煮羊。

名字虽然听起来颇为高大上,但放到现代来说就是“水煮羊肉”。

做法不算难,但鉴于傅霁景爱吃辣,柳金枝打算多加些能调出辣味的配菜。

所以她打开自己的佐料麻袋,取出葱十颗、姜五片、蒜三颗、杏仁二十粒、花椒二十粒,另还有胡椒粉、酱油以及二三十颗大粒儿盐摆放在一边备用。

接下来就是处理羊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去膻。

如果放到现代,她可以选择无数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将羊肉浸泡在冷水里两到三天,让羊肉肌浆蛋白中的氨类物质浸出,减少膻味儿,但现下时间不够。

其余用茶叶、山楂、咖喱、料酒、孜然等去膻味儿的法子也是各有各的不足。只有用白萝卜去膻味儿的办法最好,毕竟她手边就有材料。

于是将羊肉切成两指宽的方块儿,又用船伙计送来的温水洗去羊肉上的血水,再一块块铺进干净砂锅底。

往里灌温水直至水面漫过羊肉,辅以洗过的小葱切成八段、生姜片出五片、花椒脱水二十粒,尽数铺在显嫩嫩的羊肉表面。

最后将砂锅端起来架在红泥小炉子上起火,柳金枝才从麻袋里取出白萝卜开始洗净切块。

白萝卜是最简单的食材,想做的好吃却不容易,需要下功夫“挑筋”,也就是一根根拔除萝卜块里的经络。

但这挑筋的过程需要快,若是任凭厨子挑一天,再好的萝卜也会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瘪难吃,所以挑筋的厨子需要具备超高的刀工,和不俗的眼力。

好在柳金枝两者具备。

她将萝卜放在手心,借助船窗外射进来的阳光,让萝卜里的奇经八脉变得异常清楚,再用绣花针快速下针挑筋。

一块萝卜,她最多只花费十来个呼吸的时间。

等到把两根萝卜的筋都挑完,那金乌也不过是往西稍移了半寸,炉火才盛,砂锅水面也不过浮起一点油星。

柳金枝对此颇为满意。

很好,虽然穿越了一遭,但刀功、眼力没有半点退步。

她擦了把汗,再次查看炉火,心中计较时辰。

羊肉需久煮才能熬的软烂入味儿,而萝卜煮的太烂反而会失去口感。

两者要持恒,就一定得等到汤面开了再下菜蔬。

眼瞧着时辰还早,她将萝卜放在篮子里盖上纱布,又自去麻袋里寻摸了一小袋小米。

别看现代人的主食都是水稻米,就以为古时候的百姓也人人都有水稻吃。

先秦时期,人们主要吃的是粟、黍、菽,也就是谷子、黄米和大豆。

秦朝往后,才慢慢将主食换成小麦。至于到了占城稻出现,并满足了我国大量百姓果腹之需时,中国历史的时间线竟然已经飞跃至宋朝。

也就是说,现在正是宋朝广泛种植占城稻,南方人口大爆炸的时期,百姓们还在经历用占城稻,代替生活中的粟、黍、菽以及小麦做主食的这一粮食更迭过程。

所以大家身边习惯性带着的粮食还是谷子一类,也就是小米。

小米质硬,不易煮熟,若是在现代,大可以用小米与大米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煮饭,但现下条件有限,柳金枝就打算做一回“金比甲”,也就是“小米黄金焖饭”。

将小米倒入陶罐内加灌清水淘洗,却只用筷子搅拌,而不用手搓,几轮下来,小米里的杂质已漂浮在了水面。

把脏水倒掉,重换上适量清水,端到第二个红泥小火炉上起大火,柳金枝就丢开手去处理菜蔬。

被选出来的是芥菜。

宋人嗜辣,便好吃芥菜,研发出了多种吃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