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甚讲究的武将,都顾不得礼数,急急忙冲到一个食摊面前,掏出银子就道:“来三大碗汤饼!”
汤饼就是面。
一口气要三大碗,可见这人要被饿急了眼。
但周围食贩对此见怪不怪,反而打趣着笑道:“卖汤饼的,快些做,当心王将军饿极了晕死在你摊上,到那时可分说不清楚。”
众人一同哄笑。
把个王将军急的大声反驳:“这事儿都过去几年了,你们怎么还笑我?要是叫你们一大清早也饿他个半日,一连饿上十多年,我瞧你们晕不晕。”
众食贩又笑,但都捧了自家兜售的朝食过去请王将军享用,王将军也不与他们生气,一一结过银钱,便埋头大快朵颐。
柳金枝略微疑惑。
当年柳家父母还在时,曾供柳霄念过几年圣贤书,因而柳霄在一旁解释道:“汴京城的高官们都得赶在五更之前去上朝,到辰时方才能散。”
五更是凌晨三点至五点,而辰时是上午七点到九点。
这么一算,宋朝官员每个人得饿着肚子,在皇宫里头像根棍子一样杵最多六个小时!
这要是遇上些血糖不高的官员,几天下来,不知要在皇宫里晕几回。
难怪这群人出来就一副面如菜色的模样。
都是活生生饿出来的。
不过此时就显出将食摊开在御街上的好处了,除却行人以外,这群官员就是最好的客户。
宋朝重文,每个文臣都有丰厚的俸禄。
所以这群人不仅有权,还很有钱!
柳金枝与柳霄对视一眼。
她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卖朝食咯!卖朝食咯!新鲜上好的馉饳!馄饨!拨鱼儿!现场下,现场煮!”
女儿家的声音又清亮又甜美,像是一汪清冽甘美的山泉泼进来,顿时吸引了不少官员的视线。
一部分稍微年轻些的官员不由调转脚步,笑道:“哪儿来的一个新食摊?咱们且去尝尝。”
近前一看,却见食摊上虽然摆放着的都是些寻常饮食,旁边诸多食客吃的却津津有味,时而还有人赞叹:
“当真美味!”
“柳娘子,再来一碗!”
“我也再要一碗!”
……
官员们颇为稀奇。
当真有这么好吃?莫不是这位年轻娘子为了在汴京城站稳脚跟,刻意请来了几个托儿吧?
几人对视一眼。
其中一位面白的清秀青年笑道:“柳……娘子?那些食客要多加一碗的是什么吃食?”
柳金枝对着几人福身,温声道:“回禀几位大人,是馉饳。”
“有什么馅儿?”
“白菜猪肉馅儿和野山蕈冬笋馅儿。”柳金枝眉眼带笑,清丽姿色晃得人目眩神摇,“不知几位大人喜欢什么馅儿的?”
面对美人洗手作羹汤,饭食好不好吃已经没什么要紧的了。
那青年便笑道:“那就野山蕈冬笋馅儿的,我们这五人一人一碗。”
手腕一翻,拿出一锭一两银子放在摊前。
柳金枝微笑:“是。”
于是利落挑拣了六十个馉饳赶入高汤之中,又请五人在旁边落座。
煮了约莫小一刻钟,几十个馉饳在汤中沉沉浮浮。
一看表皮已经略略发白,就知是熟了。
赶忙用笊篱捞起来,反扣入碗中,再放入葱姜蒜并老抽、酱油等调味,最后浇上一勺浓浓的高汤,热气滚滚冲天,香味儿扑鼻。
等到端上桌时,几人都有些新奇。
“居然这样香。”年轻官员拿起竹箸,“我先来试试。”
夹了一个馉饳咬了一口,眉毛便忍不住一挑。
他人见此,不由笑道:“怎的这幅表情?当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