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中越发安静,耳边似乎响起姜家人惊恐的惨叫和哭嚎声。
开封府尹伸手蹭一下眼角,朝裴昭摆摆手:“今日这是怎得,突然回忆起这件事情来,从谦莫要嫌我啰嗦。”
裴昭双目深深的看向府尹,静默许久之后问道:“那幼女后来如何了?”
开封府尹叹了一口气:“姜录事家中人口不丰,在汴京城中没有其他亲眷。当时某和你三叔商议了许久,最终将那小女郎送入慈幼局中,嘱
咐你六叔好好将她扶养长大,同时开封府的同僚们皆照拂一二。”
开封府尹说完之后,又叹道:“只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郎,就算有人照拂,想来成长也是极为不易。”
裴昭虽然早有猜测,但在听到“慈幼局”三个字的时候,捏着公文的手指不自觉收紧起来。
他脑海中浮现出姜如意那张总是笑容明媚的脸。他知道她自幼失去双亲,从慈幼局中长大,却不料失去双亲的缘由,竟是如此惨烈。
裴昭突然间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封府尹惊讶的转头看向他,却见他迅速的拱了拱手:“唐公,这桩山匪的案件,某要再去仔细梳理一遍,以免像当初那桩案子一样,有漏网之鱼。”
开封府尹听他如此说,也点点头,任他自去。
裴昭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想着如今这起山匪事件,脸上露出抹忧色,匆匆迈步朝外面走去。
书房外面,裴昭才刚一迈出门,就听耳边传来唐锦的声音。
“裴少尹。”
唐锦朝他走过来,又看了一眼书房里:“你和大伯的事情商议完了?”
裴昭停住步子,朝唐锦看过去:“何事?”
唐锦笑着说道:“当然有事。姜小娘子说你要的蜜煎渍好了,今日亲自送过来,我带她在衙门里转了转,这会儿正在后院休息呢。”
裴昭看着唐锦那副笑嘻嘻的表情,原本紧绷的双手,不由自主的收拢握紧起来。
唐锦纳闷的朝他看看:“裴少尹不去后院找姜小娘子吗?”
裴昭开口说一句:“某这就去,多谢。”
然后匆匆迈步,朝后院的方向走去。
院门外,裴昭转过一棵苍劲的松树,徒然又停了下来。他看一眼不远处的月洞门,竟罕有的踌躇起来。
后院里,姜如意正左右看看无人,心想反正也闲着无聊,索性自食盒中端出一盘蜜煎,放进嘴里一颗,十分悠闲的吃着。
方才,唐锦带她从衙门里转了一大圈,然后让她坐在这里休息,说自己去书房外面看看大伯和裴少尹议完事情没有。
依照姜如意估摸着,唐锦已经去了将近一盏茶的时间。这样看起来,那位裴少尹实在是忙碌的紧,这样一想,心里面不禁升起几丝同情来。
不过,这零星的同情心只持续了一小会儿,便被嘴里那酸甜可口的蜜煎转移了注意力。
姜如意吃完了一颗,低头朝盘子里看看,挑了颗个头极大的杏脯,迅速的放进嘴里,随即笑弯起了眼睛。
月洞门外,裴昭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抬脚迈进院门。一抬眼,便看到了姜如意吃着杏脯,悠闲自得的模样。
姜如意见裴昭终于来了,双眼迅速亮起,又连忙将那盘拿出来的蜜煎收回食盒中,重新盖好。
“裴少尹。”
姜如意微笑着走了过来,将食盒递给裴昭,又朝上面指了指:“这是少尹上回要的蜜煎,如今已经渍好了,请裴少尹收下。”
裴昭眼眸幽深若墨,一瞬不瞬的看着姜如意,见她微笑着把话说完,又把食盒递过来,他这才伸手接过,将上面的盖子打开,垂目朝里面看过去。
这些蜜煎皆颜色鲜亮,一个个又大又圆,一看便知是仔细挑过的。
姜如意朝他说道:“上回见裴少尹格外喜爱吃杏脯,这回除了梅子和杏脯之外,还新渍了些杏片,滋味上有些不同,裴少尹可以尝尝。”
裴昭轻点了一下头,抬起双目来,认认真真的看向姜如意。
他的声音因为喉咙干涩,听上去有些沙哑:“多谢女郎费心。”
第39章姜小娘子、笋脯姜如意见他将食盒……
姜如意见他将食盒收下,嚼了一下口中酸甜的蜜煎,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今日不仅送完了蜜煎,而且还有机会好好逛一逛这开封府衙门,姜如意显然心情甚好,她向裴昭告辞离开。
“裴少尹,下回见。”
裴昭突然朝前迈了半步,朝她开口道:“某送女郎回去吧。”
姜如意抬起头来,十分纳闷的朝他看看:“裴少尹今日不用忙案子吗?”
裴昭摇摇头,缓和了一下嗓音,感觉喉咙里没有那么干涩,方才轻声解释一句:“如今山匪的案子已经了结,等明日将公文呈报给官家,便可以结案了。”
姜如意“哦”了一声,她看一下眼前这位裴少尹,心想怪不得他今日连话都多起来,原来是忙完了公事,想来人也因此放松下来。
如今能坐马车回去,自然比自己走回去要好。姜如意点了点头,朝这位今日说话格外多的裴少尹笑笑,两人一起朝外面走去。
回廊下,裴昭和姜如意二人并肩朝前走着,因着顾及姜如意的步伐小,所以裴昭也走的稍慢些,显得格外的有耐心。
这会儿侧院的喧哗声少了许多,估计是快要到吃饭的时间,都先去填饱肚子。由此可知,吃饭是头一等的大事。
姜如意被自己这想法逗笑了,她将视线从侧院收回来,见裴昭不说话,也安安静静的继续走路。
裴昭手里拎着那食盒,看着侧边葱郁的松柏,略张了张口,似乎有话要问,却不知应该从何问起。
她那时候尚年幼,想必对父亲的记忆十分模糊,问起来也徒增伤感。
裴昭静默了片刻,方才开口:“姜小娘子自小从慈幼局中长大,过的可还好?”